第322章 棋局如道(1 / 2)

自那日柳树下观画得悟,赵南又在栖霞镇盘桓了数日。每日清晨依旧去河边静坐,尝试以更微观的神识去感知天地灵气的流动韵律,虽进展缓慢,却乐在其中,心神在这种专注的“感”中,变得愈发澄澈宁静。

这日午后,他信步穿行在古镇纵横交错的巷弄间,感受着凡俗生活的烟火气。孩童的嬉闹、妇人的闲聊、铁匠铺传来的叮当声、食肆里飘出的饭菜香……这一切与他经历的修仙界厮杀、宗门争斗恍如两个世界。他刻意收敛了所有灵压,步履从容,仿佛真的成了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行至一株大槐树下,树荫浓密,遮挡了午后的骄阳。树荫下摆着几个简陋的石墩,其中两个石墩中间,放置着一块表面磨得颇为光滑的方形石板,上面刻画着纵横十九道,赫然是一副围棋棋盘。一位穿着褐色短褂、须发皆白、精神却颇为矍铄的老叟,正独自坐在一个石墩上,面前摆着两个藤编的棋篓,一黑一白。

老叟见赵南驻足观望,抬起眼皮,笑呵呵地招呼道:“后生,会下棋不?来陪老头子手谈一局?这镇上的老伙计们,不是去忙活计,就是嫌我棋臭,没人乐意跟我这老骨头耗着喽。”

赵南心中微动。围棋他自是懂的,早年还未踏入仙途时,村里也有老秀才喜好此道,他跟着学过一些,只是粗通规则,算不得精通。修仙之后,精力皆放在修炼、炼丹、搏杀之上,早已将这等凡俗消遣抛诸脑后。此刻见老叟相邀,又想起昨日画道之悟,心想或许这棋局之中,亦能窥见几分道理,便拱手笑道:“老先生相邀,敢不从命?只是晚辈棋力低微,怕是难以让老先生尽兴。”

“无妨无妨,消磨时光而已,图个乐子。”老叟显得很是高兴,指了指对面的石墩,“坐,坐。你用黑子先行。”

赵南依言坐下,执起一枚温润的黑子。棋子是普通的石头磨成,并无灵气,却自有一份质朴厚重。他略一沉吟,依着记忆中粗浅的定式,将棋子落在了右上角星位。

老叟笑眯眯地应了一手,落子飞快,似乎不假思索。

开局十几手,赵南尚能凭借记忆应对,棋盘上黑白分明,势均力敌。然而,随着棋局深入,老叟的落子开始变得飘忽起来,时而抢占边角大场,时而深入中腹,看似散乱无章,不成体系。赵南则谨守“金角银边草肚皮”的俗谚,一心经营自己的边角实地,自觉形势不错。

“老先生,您这中腹几子,怕是有些落空了吧?”赵南忍不住出言提醒,觉得老叟这几手棋效率不高,如同散兵游勇,难成大气。

老叟捻着胡须,呵呵一笑:“空不空的,现在说还为时过早。后生,你只顾着圈你的地,可曾抬头看看这整个棋盘?”

赵南闻言,目光从自己占据的角部移开,扫向全局。这一看,心中顿时一凛。他发现自己虽然占据了三个角的实地,但老叟那看似散乱的棋子,却隐隐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外势,如同一条蛰伏的巨龙,将他的黑棋隐隐包围在内,中腹的潜力惊人。自己之前沾沾自喜的边角实地,在对方这磅礴的外势面前,竟显得有些局促和渺小。

他连忙试图打入中腹,破坏白棋的阵势。然而老叟的应对却如绵绵流水,并不与他硬碰硬,只是借助周围子力的配合,轻轻巧巧地就将他的孤子逼得狼狈不堪,不得不付出惨重代价才能勉强做活。

第一局,赵南投子认负,输得毫无脾气。

“再来!”赵南心中那股属于修仙者的好胜心被激发了起来。他自忖神识强大,计算力远超凡人,岂会下不过一个街头老叟?

第二局,他改变了策略,不再拘泥于边角,也开始尝试争夺中腹。然而,老叟的棋风诡谲,时而厚重如山,压迫得他喘不过气;时而轻灵如风,在他势力范围内肆意腾挪,总能找到他防线的薄弱之处。赵南凭借强大的计算力,虽然局部战斗偶有斩获,但在大局上却始终被老叟牵着鼻子走。往往是赢了小处的厮杀,却输了整个天下的形势。

“啪!”又是一子落下,老叟的一招“试应手”,看似无关紧要,却恰好点在了赵南两块棋连接的紧要处。赵南顿时陷入两难:补连接,则外围被对方先手便宜;不补,则两块棋都有被分断攻击的危险。他凝神计算了许久,额头竟微微见汗,无论怎么应对,似乎都难以摆脱劣势。

“唉……”赵南长叹一声,再次推枰认负。

连输两局,赵南眉头紧锁,盯着棋盘沉默不语。他引以为傲的神识和计算,在这纵横十九道上,似乎并未带来预期的优势。老叟的棋,仿佛不在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总是在谋划着更深远的东西。

老叟慢悠悠地收拾着棋子,看着赵南纠结的神情,缓缓开口道:“后生,下棋,不能光盯着你要吃对方的子,或者怕自己的子被吃。得失之心太重,就容易看不清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