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凡尘悟道(1 / 2)

破开水流,重见天日。

赵南立于河岸,周身水汽在精纯的灵力蒸腾下瞬间消散。他换上了一身寻常的青布衣衫,气息内敛,若不仔细探查,与凡人武夫无异。他并未立刻驾驭遁光直冲云霄,返回那云雾缭绕的修仙宗门,反而做出了一个看似反常的决定。

他双手掐诀,体内那浩瀚如湖、奔涌如江的筑基巅峰灵力,被一层层无形的枷锁缓缓束缚、压缩、封印。光芒流转间,他外显的修为一路跌落,从筑基巅峰降至筑基初期,再到炼气期,最终,停留在约莫炼气三四层、堪比凡俗顶尖武林高手的水平,仅保留了一丝微弱的神识用以警戒和基本的灵力滋养肉身。

“修仙之道,张弛有度。刚经历生死搏杀,锐气过盛,煞意未平,此时返回宗门闭关,或可精进灵力,却于心境无益,甚至可能埋下心魔之种。”赵南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凡俗城镇,目光深邃,“韩师曾言,万丈红尘,亦是修行道场。不若借此机会,沉入其间,洗去铅华,观凡人生死,悟因果轮转。”

他并非要放弃仙途,恰恰相反,他是为了攀登更高的山峰,而选择先踏入最底层的尘埃。结丹之境,玄之又玄,非仅靠灵力积累可成,更重心境圆融,对天地万物、自身本源的感悟。

于是,他不再飞行,而是如同一个真正的旅人,迈开双脚,一步步走向那凡俗聚集之地。

第一站,是距离江河不远的一座边陲小镇,名为“青泥镇”。

镇子不大,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两旁是高低错落的瓦房,空气中弥漫着炊烟、食物以及牲畜混合的气味。街上人来人往,贩夫走卒吆喝叫卖,妇人提着篮子在菜摊前讨价还价,孩童追逐打闹,溅起路边的积水。

赵南寻了一处临街的茶摊,要了一碗最普通的粗茶,坐在条凳上,静静地听着,看着。

“张屠户,今日这肉价又涨了两文,莫不是看俺老李好欺?”

“李老哥,哪能啊!实在是上游发了水,运猪的船耽搁了,货源紧呐!”

“唉,这年头,啥都贵,就咱这力气不值钱……”

“王婶,听说你家小子在城里掌柜那得了赏识,要提拔做二掌柜了?”

“哎哟,可不敢当,就是掌柜的抬爱,孩子还得勤快着点……”

“真是出息了,以后可就享福喽!”

“喂,听说了吗?城东赵老爷家昨夜走了水,幸好发现得早,只烧了间偏房,可惜了那满屋的书画……”

“啧啧,天干物燥,可得小心火烛。赵老爷平日乐善好施,真是菩萨保佑……”

喧嚣,琐碎,充满了烟火气。没有飞天遁地的法术,没有勾心斗角的宗门倾轧,有的只是最朴素的生计、最直接的喜怒哀乐、最微末的期盼与担忧。赵南起初觉得有些嘈杂,但渐渐地,他沉静下来,神识虽未外放,心灵却仿佛张开了一张无形的网,捕捉着这市井百态中流淌的某种“意”。

他看到小贩为多赚几文钱的窃喜,也看到主妇为柴米油盐的愁容;听到对他人飞黄腾达的羡慕,也听到对邻里灾祸的庆幸或同情。贪、嗔、痴、慢、疑,五蕴皆在,如此直白,如此鲜活。

“仙者,山中人。离尘太久,或已忘了‘人’之本味。”赵南端起粗陶碗,饮了一口苦涩的茶水,心中若有所悟。修仙者追求长生逍遥,超脱凡俗,但若连“凡俗”为何物都未能透彻,所谓的超脱,是否也只是无根之木,空中楼阁?

他在青泥镇盘桓数日,偶尔会帮码头的力士扛包,换取几枚铜钱,感受肌肉的酸痛与收获的实在;也会在街角听落魄的说书人讲述才子佳人的故事,看周围听众如痴如醉。他不再以筑基修士的眼光居高临下地审视,而是尝试以“凡人赵南”的身份去融入,去体会。

离开青泥镇,他继续前行,信步由缰。这一日,他行至一处村庄附近,时值春末,正是插秧的农忙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