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南与苏婉儿将月影花任务的全部贡献点让与重伤同伴程稳的消息,便如同这样一块投入水中的石头,其荡开的涟漪,远比赵南最初预想的要更为广泛和持久。
起初,这只是在任务堂当日目睹那一幕的少数弟子口中的一桩奇谈。人们啧啧称奇,或赞叹,或怀疑,或嗤之以鼻地认为这是沽名钓誉。但很快,随着程稳伤势渐愈,亲自现身说法,他那洪亮的嗓门和毫不掩饰的感激之情,成了此事最有力的佐证。
这个身材高大、性情憨直坦荡的炼体修士,几乎逢人便说赵南与苏婉儿的“高义”。在演武场休息时,在膳堂用餐时,甚至是在公共丹房外排队时,他都会用那裹着纱布的右臂比划着,激动地描述落云崖的惊险一战,然后重点强调:“若不是赵师弟那关键一击,俺老程怕是回不来了!就这,赵师弟和苏师妹还把贡献点全给了俺治伤!这份情谊,俺记一辈子!”
他的话语质朴,情感真挚,由不得人不信。更何况,程稳在外门低阶弟子中本就小有名气,因其炼体实力不错且为人豪爽,认识他的人不少。他的话,比任何流言都更有分量。
于是,赵南的名字开始以一种新的面貌在外门流传。
“听说了吗?那个小比得了第二,还会雷法的赵南,为人竟如此仗义!”
“一百贡献点啊,说让就让,眼睛都不眨一下?这手笔…”
“程稳那莽汉都对他心服口服,看来不是作假。”
“如此重情义,实力又强,还是丹符双修…若是组队出任务,与这等人物同行,岂不安心?”
“确实,总好过那些见利忘义、关键时刻只顾自己的家伙。”
舆论的风向悄然转变。赵南不再是仅仅与小比黑马、雷法高手、摆摊卖丹这些标签联系在一起,更增添了“可靠”、“仗义”、“可交”这些带着人情温度的评语。
这种变化,很快体现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
以往赵南在坊市摆摊,多是陌生面孔前来交易,买卖完毕便各自离开。如今,却时常有相熟或半生不熟的面孔主动前来打招呼。
“赵师兄,今日又出什么新丹了?给我来两瓶凝气丹。”
“赵师弟,我是百草峰的张青,上次多亏了你的清风符,帮了大忙。下次若还有,务必给我留几张。”
“赵师兄,近日可还接取外出任务?若有所需,小弟愿附骥尾,听从调遣。”
甚至在他去讲法堂听内门师兄讲授《基础法术精要》时,原本周围空着的蒲团,很快便会有人坐下,并友善地点头致意。课后,也开始有人主动上前,与他探讨听课心得或是修炼中遇到的疑难。
这一日,赵南刚在丹房成功炼制出一炉品质上乘的回气丹,心情颇佳,正准备去任务堂看看有无合适的采集或猎杀任务。刚走到任务玉璧前,便有三人结伴而来,当先一人拱手笑道:“赵师兄,可是要接任务?我等正欲组队前往黑风涧采集水云矿,虽有些风险,但报酬尚可,不知师兄可愿一同前往?有师兄在,我等心里踏实。”
赵南微微一怔,认出这几人也是常在外门活动的弟子,修为皆在炼气八九层,以往并无交集。他略一沉吟,并未立即答应,只温和道:“多谢几位师兄信赖,容我考虑一二,看看任务详情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