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婉儿到访(2 / 2)

赵南一边说,一边随手拿起桌上一个茶杯,倒了些清水,以指代笔,蘸水在石桌上勾勒出几个简单的药液状态示意图,辅以解释。

苏婉儿听得极为专注,时而蹙眉深思,时而微微颔首,眼中不时闪过豁然开朗的神采。赵南的这番心得,并非什么高深理论,却都是源自大量实践的真切体会,直指操作中的细微关窍,这正是她目前所欠缺的。她家学渊源,理论懂得不少,但亲手反复实践的机会却相对有限。

“心神沉入……感受药性韵律……观察状态而非成分……”苏婉儿喃喃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仿佛抓住了什么关键,她抬头看向赵南,目光中带着由衷的钦佩,“赵师兄所言,字字珠玑,直指要害!婉儿受教了!以往我过于依赖神识的强行探查和书本上的火候数据,却忽略了这般细腻的体悟与观察,难怪总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她语气激动,显然获益匪浅。

赵南连忙谦逊道:“师妹言重了,这只是我一家之言,或许并不完全适用于清心丹,还需师妹自行验证体会。”

“师兄过谦了,此法门大道至简,适用于绝大多数基础丹药的炼制。”苏婉儿肯定道,心情显然极好。她沉吟片刻,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开口道:“赵师兄倾囊相授,婉儿也不能毫无表示。我观师兄炼丹,似以火炼之法为主?”

“正是。”赵南点头,这并无隐瞒。

“婉儿家中长辈,曾传授过一些‘水炼法’的粗浅技巧。”苏婉儿微笑道,“水炼之法,相较于火炼,更为温和,尤其适用于一些性情温和、惧火或需要长时间缓慢融合才能激发药性的药材。虽耗时较长,但若能掌握,对于提纯某些特定药材、减少药性流失,甚至炼制一些特殊丹药,颇有奇效。”

“水炼法?”赵南闻言,顿时来了兴趣。他只是隐约听说过此法,知其是丹道中一个偏门分支,对神识和控制力要求极高,却从未得见具体法门。

“正是,”苏婉儿见赵南感兴趣,便细细讲解起来,“水炼之法,并非真个用水去煮药,而是以自身精纯的水属性灵力,模拟水流环绕、渗透、冲刷之意,包裹药材,徐徐化开药力,引导其融合。其核心在于‘润’、‘渗’、‘旋’三字……”

她声音轻柔,条理清晰地将水炼法的基础原理、几个关键手诀以及灵力的运转技巧娓娓道来,甚至还以清心丹中的一味辅药“月露草”为例,说明了如何以水炼法初步处理,能更好地保留其清凉宁神的药性。

赵南听得全神贯注,如饥似渴。苏婉儿所讲的这些技巧,虽然只是基础,却为他打开了丹道的另一扇窗户,许多地方与他之前火炼法的体悟相互印证,又有许多新奇独特的视角,让他大有茅塞顿开之感。尤其是那“以水之柔,克药之刚,徐徐图之”的理念,让他对药性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两人就在这简陋的石桌旁,你一言我一语,交流得越发深入。从淬炼药液到控火技巧,从药材辨识到丹方微调,竟是越谈越投机。阳光透过竹叶缝隙,洒在两人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

赵南发现,苏婉儿基础理论极为扎实,许多丹道典籍可谓信手拈来,引经据典,而他自己则长于动手实践,经验丰富,往往能提出一些看似笨拙却极为实用的解决办法。两人互补长短,相互启发,都觉得收获巨大,以往许多模糊不清之处,在交流中渐渐变得清晰明朗。

直到日头近午,苏婉儿才惊觉时间已过去许久,连忙起身告辞:“与赵师兄一席话,胜读十年丹书!今日实在是受益匪浅,耽搁师兄太久,婉儿该告辞了。”

赵南亦觉意犹未尽,真诚道:“苏师妹哪里话,与师妹交流,赵某亦是收获良多,特别是那水炼之法,令人大开眼界。日后若在丹道上再有疑惑,你我还可多多探讨。”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苏婉儿嫣然一笑,笑容如清风拂面,“那婉儿便不打扰师兄清修了,告辞。”

送走苏婉儿,赵南站在院中,回味着方才的交流,心中一片欣然。没想到一次意外的拜访,竟能带来如此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