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门外门,一年一度的考核大比日渐临近,整个外门区域都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兴奋的气氛。
赵南站在自己竹屋后的空地上,手持青锋剑,全神贯注地练习着剑诀。朝阳初升,金色的阳光透过竹林间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分光化影,剑随心动!”他低喝一声,手中青锋剑骤然分化,七道虚实相间的剑影同时出现,如孔雀开屏般展开。剑身上雷光缠绕,发出低沉的嗡鸣声,将周围的竹叶震得簌簌落下。
这招“分光雷影剑”是他近日苦修的成果,结合了御剑术与雷法,威力极大但消耗也同样惊人。以他炼气十一层的修为,全力施展也只能维持十息时间。
收剑回鞘,赵南微微喘息,额间渗出细密汗珠。他取出身份令牌看了看日期,距离大比只剩七天时间。
“还不够熟练。”他自语道,眼中闪着坚毅的光,“必须在大比前做到收放自如。”
外门年度大比对所有外门弟子都至关重要。表现优异者不仅能获得丰厚奖励,还可能被内门师长相中,收为记名弟子甚至直接晋升内门。即使对这些不感兴趣,大比排名也直接关系到下一年的资源分配。
赵南自然不敢怠慢。这些日子,他白天练习法术剑诀,晚上打坐修炼,几乎将所有时间都用在备战上。
练习片刻剑法后,他又开始绘制符箓。攻击符箓在比试中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特别是他擅长的雷系符箓。
摊开符纸,研磨朱砂,凝神静气。赵南笔走龙蛇,一道复杂的雷纹渐渐在符纸上成型。就在即将完成的瞬间,笔尖微微一颤,灵力输出稍有偏差,整张符纸“噗”地一声自燃起来,化作灰烬。
“又失败了。”赵南皱眉。这已经是他今天废掉的第五张符纸。
自从那日与苏婉儿分别后,他总是心神不宁,绘制符箓时难以完全静心。特别是想到丹堂之约,更是心绪复杂。
摇摇头,他强迫自己收敛心神,重新铺开符纸。这次更加小心,笔尖稳如磐石,灵力输出均匀流畅。终于,一张雷击符顺利完成,符纸上电光流转,威力内蕴。
“总算成了一张。”赵南稍感欣慰,但随即又蹙起眉头。
清点符箓存量,雷暴符仅剩两张,雷击符也不过五张。这等数量的符箓,在大比中恐怕不够用。
“必须多准备一些。”他下定决心,当晚继续熬夜绘制符箓。
是夜,月明星稀。赵南在油灯下专注绘制,然而心神不宁的状态再次出现。一连废了三沓符纸,竟无一成功。
“心不静,则符不成。”他想起韩老魔当年的教诲,无奈放下符笔。
推开竹窗,让清凉的夜风吹入。赵南望着天边明月,试图让躁动的心平静下来。
这些日子,他确实有些急于求成了。修为突破到炼气十一层后,他迫切想要证明自己,却忘了修炼最忌心浮气躁。
“或许该换种方式。”他若有所思。
次日,赵南没有继续练习法术,而是前往讲法堂,听筑基师叔讲解修炼心得。
讲法堂内座无虚席,都是为备战大比而来的外门弟子。赵南找了个角落位置坐下,静静聆听。
今日主讲的是刑堂的吴师叔,以严厉着称,但对修炼的见解却十分独到。
“很多弟子以为大比就是比拼谁法术强、谁法宝厉害,大错特错!”吴师叔声如洪钟,“修炼之道,首重根基。根基不稳,再花哨的法术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他目光扫过台下众弟子:“我观察多年大比,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往往不是那些掌握强大法术的弟子走得最远,而是根基扎实、心态平稳之人。”
台下响起细微的议论声,显然有不少弟子不以为然。
吴师叔冷笑一声:“不信?那我问你们,连续施展三个高阶法术后,还有多少灵力支撑防御?被对手消耗战时,能否保持心态不失?遇到克制自己的对手,能否及时调整策略?”
一连串问题让台下安静下来。这些确实都是实战中会遇到的问题。
赵南若有所悟。他这些日子一味追求威力强大的法术,却忽略了持续作战能力和心态调整。若在大比中遇到消耗型的对手,恐怕会吃大亏。
“多谢师叔指点。”他心中暗道,已经有了新的修炼方向。
课后,赵南没有立即离开,而是上前向吴师叔请教了几个关于灵力控制的问题。吴师叔虽然面色严肃,却耐心作了解答,让他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