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兄这‘铁山靠’的底子,果然厉害。”赵南由衷赞叹。之前陆尘跟他提过家传的炼体功法《铁山靠》,练的是筋骨皮,当时他还没太在意,如今见陆尘轻松扛起百斤石桶,才知道炼体修士的肉身有多强悍。
陆尘扛着石桶,还能腾出一只手挠了挠头:“这算啥,我爹说《铁山靠》练到第三重,能硬抗炼气期修士的法器攻击。你看我这胳膊。”他把袖子撸起来,露出胳膊上虬结的肌肉,肤色是健康的古铜色,赵南伸手碰了碰,只觉得像摸在一块温热的铁块上,硬得惊人。
“那陆兄搬运灵肥,也是在练功法?”赵南问道。
“对,”陆尘点点头,脚步稳健地往前走,“我爹说炼体不能光靠打坐,得在干活中练,搬东西能练腰力和臂力,走路能练腿力,时间长了,肉身自然就强了。你看这青石桶,刚开始我只能扛一个,现在扛两个都不费劲。”说着,他还特意用肩膀顶了一下旁边的老槐树,树干晃了晃,落下几片叶子。
赵南看着陆尘的背影,心里若有所思。他一直专注于炼气和炼丹,觉得修仙就该靠灵力和法术,可看到陆尘的炼体实力,才意识到修仙之路不止一条——炼体修士虽然前期进境慢,可肉身强悍,防御力惊人,遇到灵力耗尽的时候,炼体的优势就显出来了。他摸了摸怀里的《基础灵植图鉴》,心想以后或许可以找陆尘问问炼体的基础法门,多学一点,总归没坏处。
等陆尘走远,赵南回到药园,继续照料剩下的紫蕊花和木灵藤。紫蕊花的花期快到了,需要多些灵力滋养,他便在灵雨里掺了一丝自身的灵力,让雨丝带着淡淡的灵气;木灵藤的藤蔓容易缠在一起,他用小锄头小心地把缠在一起的藤蔓分开,又给根部松了松土——这些都是从《基础灵植图鉴》里学来的,以前在黑山,他只知道采灵草,却不知道培育灵草还有这么多门道。
忙活了一上午,赵南终于把药园里的灵草都照料完了。他坐在药园边的石凳上,拿出粗陶水壶喝了口水,看着满园郁郁葱葱的灵草,心里满是踏实。这任务虽然平淡,却让他学到了不少东西——不仅练熟了《云雨诀》,还对低阶灵草的习性有了更深的了解,而这些知识,以后炼丹的时候都能用得上。比如凝露草的汁液能中和丹药里的燥气,青纹草的叶片能增强符箓的灵力传导,这些以前他只在玉简里见过,如今亲手照料过,才真正记在了心里。
中午的时候,刘执事来检查,见所有灵草都长势良好,凝露草没涝,青纹草没晒蔫,便满意地拍了拍赵南的肩膀:“不错,第一次做这任务就能这么细心,比之前几个毛躁的弟子强多了。这是今日的贡献点,记在你令牌上了。”说着,他拿出一个巴掌大的铜盘,让赵南把身份令牌放在上面,铜盘闪过一道微光,赵南能感觉到令牌里多了十点贡献——这是他在青云宗赚的第一笔贡献点,虽然不多,却比在黑山坊市卖药材时更有意义。
下午的时候,赵南没急着走,而是在药园里转悠,拿着《基础灵植图鉴》对照着看每一种灵草。他发现紫蕊花的花瓣上有细微的纹路,和图鉴里写的“三品紫蕊花”的纹路很像,只是颜色稍浅,想来是年份还不够;木灵藤的根部有小小的结节,图鉴里说这结节里储存着灵气,要是结节发黑,就说明灵草缺灵气了——这些细节,不亲手观察是根本发现不了的。
傍晚的时候,夕阳把药园染成了金色,灵草的叶片上镀了一层暖光。赵南收拾好工具,把洒水壶和小锄头放回工具棚,又跟刘执事打了招呼,才沿着石板路返回竹屋。路上遇到樊妙晴,她挎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采的灵蜂蜂蜜,见了赵南便笑着说:“赵南,今日去照料药园了?我听刘执事说你很细心呢。”
赵南笑着点头:“多亏了樊师妹之前跟我说的凝露草习性,不然我肯定要浇涝了。”
“都是小事,”樊妙晴把竹篮递过来,“这是我家灵蜂采的蜜,你拿点回去,泡水喝能宁心静气,对修炼有好处。”赵南推辞不过,便接了一小罐,心里暖暖的——在这青云宗里,能有陆尘、樊妙晴这样的朋友,倒也少了些孤独。
回到竹屋,赵南把那罐蜂蜜放在桌上,又拿出身份令牌看了看——十点贡献点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以后多做些任务,攒够了贡献点,就能去藏经阁换更好的功法,或者去丹房用更好的地火炼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