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南毫不气馁,一面接着一面尝试。第四面,第五面,第六面……桌角的废旗越来越多,不是灵结点无法成型,就是灵线中途崩断,甚至有一面阵旗在他完成三个灵结点后,因彼此属性略有冲突,竟直接自燃起来,吓得他赶紧泼水灭火,弄得桌案一片狼藉。每一次失败,都让他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掌控力的不足,以及对阵法基础知识的欠缺。
竹屋内弥漫起淡淡的焦糊味。
第七面素色旗胚拿在手中时,赵南的手臂已因长时间保持精细动作而微微酸麻。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胸腔内玉佩似乎感应到他的焦躁与疲惫,传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清凉,让他因屡次失败而有些烦躁的心神稍稍安定。
“不能急,”他告诫自己,“阵道之难,远胜炼丹制符,需绝对的耐心与精准。而这,正是我现在最需要磨练的。”
他再次睁开眼时,目光已沉静如水。没有立刻动手,而是拿起《阵道初解》,就着月光反复研读关于灵结点勾勒与灵线衔接的篇章。字句咀嚼,与方才数次失败的经历一一印证。
“灵线非线,实为灵路,需贯通始终,灵力流转不息……”他目光落在注释的一行小字上,“凡线难以久承灵力,易溃散,初习者当以最低阶灵丝为佳。”
赵南猛地一愣,看向手边那些丝线。他为了节省,最初用来练习勾勒灵结点的,竟是掺杂了普通棉线的“半灵丝”!虽也能传导灵力,但稳定性极差,根本无法承受精细操作时的灵力波动。而那绺珍贵的固灵丝,他原本打算留到最终成型时再使用。
“原来根结在此!”赵南恍然大悟,暗骂自己愚蠢,竟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韩老魔给的典籍中早已明言,他却因心疼材料而忽略了这最基础的要点。根基不稳,竟连心态都有些浮躁了。
他毫不犹豫地拿起那绺淡金色的固灵丝。此丝触手温凉,隐隐有流光闪烁,韧性极佳。他以银针引之,感觉灵力在其中流转时果然顺畅平稳,如臂指使。
重整旗鼓!赵南精神大振,拈针引线,落向最后一面素色旗胚。
针尖携着一缕精纯的土灵力(为求稳定,他此次选择了更为厚重的土属性灵力),缓缓刺入坤位。固灵丝完美地承载着这缕灵力,缓缓嵌入旗面。三分入,半厘回挑——一个稳固的、散发着柔和黄光的灵结点完美成型。
赵南不敢有丝毫放松,屏息凝神,将全部心神沉入其中,仔细体会着每一丝灵力的细微变化,操控着针尖沿着《阵道初解》上所绘的玄奥轨迹,向着下一个灵结点滑去。固灵丝在旗面上蜿蜒,留下一条细微却坚韧的金色灵路,灵力在其间平稳流淌,再无滞涩或溃散之虞。
一个,两个,三个……
时间悄然流逝,月过中天,又渐渐偏向西方。
赵南浑然忘我,全部心神都凝聚在针尖与旗面之上。神识高度集中,细致入微地调控着每一丝输出的灵力,引导着固灵丝精准地勾勒出繁复的图案。胸前玉佩持续散发着微不可察的清凉意,助他维持着这种高度集中与精准控制的状态。在这过程中,他对自身暴涨力量的生疏感正在迅速消退,灵力的运转越发圆融,神识的运用也愈发凝练敏锐。
不知过了多久,当最后一针落下,将最终一个灵结点与主灵路完美衔接时,整面阵旗骤然亮起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旗面上那些由固灵丝绣成的纹路仿佛活了过来,彼此勾连呼应,形成一个完整而和谐的微型法阵光图。光芒持续了数息,才缓缓内敛,隐入旗中。
阵旗,成了!
赵南长长吁出一口气,这才感到浑身酸软,背后衣衫已被汗水浸透,神识消耗颇大,但精神却异常振奋。窗外,天际已隐约泛起鱼肚白。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这面成功的阵旗,触手之处,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稳定土灵之力与畅通的灵路。虽只是最基础聚灵阵所需四面阵旗中的一面,且只是最低阶的品级,但其中意义非同寻常。
望着桌上另外六面焦黑、破损或灵路中断的废旗,赵南深深体会到阵道一途的浩瀚与艰深。每一步都需极致精准,对灵力控制、神识运用、材料认知乃至耐心心性都是极大的考验。而这次成功的经历,不仅让他真正踏入了阵道之门,更是一次对自身力量极好的锤炼与巩固。他感觉,此刻对灵力的掌控,比开始制作阵旗前,明显提升了一个层次。
“大道万千,皆需砥砺前行。”他轻声自语,小心翼翼地将那面成功的阵旗收入玉盒保存。疲惫的脸上,却露出了欣慰与满足的笑容。
这一次,他没有依赖玉佩的直接助力,而是凭借自身的坚持、反思与领悟,跨过了这道门槛,也为他夯实仙路根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