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平凉地区的休屠族征西将军金崖、羌族泾州刺史狄子玉,与安定镇将延普争夺权力,金崖、狄子玉起兵攻打延普,未能攻克,退守胡空谷。北魏君主任命虎牢镇大将陆俟为安定镇大将,率军进攻金崖等人,将他们全部擒获。
北魏君主征召陆俟担任散骑常侍,随后又派他出任怀荒镇大将。不到一年,高车族各部首领(莫弗)控告陆俟治理严苛、毫无恩德,请求恢复前任镇将郎孤的职位。北魏君主召回陆俟,让郎孤接替他。陆俟回到朝廷后,对北魏君主说:“不出一年,郎孤必定会失败,高车族必定会反叛。”北魏君主大怒,严厉斥责陆俟,让他以建业公的身份回家闲居。第二年,高车族各部首领果然杀死郎孤,发动叛乱。北魏君主十分震惊,立即召见陆俟,问他:“你怎么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陆俟回答:“高车族不懂上下尊卑的礼仪,所以我用威严对待他们,用法律约束他们,想逐渐引导教化,让他们明白本分界限。但各部首领厌恶我的做法,控告我没有恩德,却称赞郎孤的好处。我因罪被免职,郎孤得以返回怀荒镇,他喜欢高车人的赞誉,更加注重博取名声,只用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们。不懂礼仪的人,容易产生骄傲轻慢之心,不出一年,就会完全没有上下之分,郎孤无法忍受这种情况,必定会再次用法律制裁他们。这样一来,高车人就会心怀怨恨,必然引发祸乱。”北魏君主笑着说:“你身材虽然矮小,思虑却如此深远!”当天就恢复了陆俟散骑常侍的职位。
二月初二(壬午),北魏君主前往河西地区,派遣兼散骑常侍宋宣出使南朝宋,同时为太子拓跋晃求婚;宋文帝(刘义隆)含糊其辞地回复了他。
此时,刘道济去世,梁俊之、裴方明等人秘密将他的尸体埋在书房后面,伪造刘道济的指令来答复各种文书,即使是刘道济的母亲和妻子也不知道他已去世。程道养在毁金桥登上祭坛,祭祀上天(即称帝仪式),裴方明率领三千人出兵进攻,程道养等人大败,退守广汉。
荆州刺史临川王刘义庆任命巴东太守周籍之为都督巴西等五郡诸军事,率领二千人救援成都。
三月,逃亡之人司马天助向北魏投降,自称是东晋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的儿子;北魏任命他为青、徐二州刺史,封东海公。
三月初二(壬子),北魏君主返回平城皇宫。
赵广等人从广汉进军到郫城,接连扎下几百座营寨。周籍之与裴方明等人合兵进攻郫城,攻克城池后,又进军广汉攻打赵广等人,赵广等人逃往涪城和五城。夏季,四月初一(戊寅),南朝宋才公开为刘道济举办丧事。
宋文帝听说梁、南秦二州刺史甄法护治理不善,丧失了氐族、羌族百姓的信任,于是从流放之人中起用萧思话,任命他为梁、南秦二州刺史。甄法护是甄法崇的哥哥。
这时,北凉王沮渠蒙逊病重,国内大臣共同商议,认为世子沮渠菩提年幼弱小,于是拥立沮渠菩提的哥哥、敦煌太守沮渠牧犍为世子,加授中外都督、大将军、录尚书事。很快,沮渠蒙逊就去世了,谥号为武宣王,庙号太祖。沮渠牧犍继承河西王王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永和,立儿子沮渠封坛为世子,加授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派遣使者前往北魏请求任命。沮渠牧犍聪明好学,温和文雅且有度量,所以大臣们拥立他为王。
在此之前,北魏君主派遣李顺前往北凉,迎接武宣王沮渠蒙逊的女儿入宫做夫人。恰逢沮渠蒙逊去世,沮渠牧犍声称遵照先王遗愿,派遣左丞宋繇将自己的妹妹兴平公主送往北魏,北魏君主封她为右昭仪。
北魏君主对李顺说:“你说沮渠蒙逊会去世,如今已经应验了;又说沮渠牧犍会继位,多么准确啊!我攻克凉州,也不会太久了。”于是赏赐李顺一千匹绢、一套马车,晋升他为安西将军,对他的宠信待遇更加优厚,朝廷政事无论大小,都与他商议。
随后,北魏派遣李顺前往北凉,册封沮渠牧犍为都督凉、沙、河三州、西域羌戎诸军事、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凉州刺史、河西王,任命宋繇为河西王右相。沮渠牧犍因自己没有功劳却接受赏赐,挽留李顺,上奏表请求只授予“安”或“平”一个字的将军称号;北魏君主下诏优抚,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沮渠牧犍尊奉敦煌人刘昞为国师,亲自向他行拜师礼,命令官员以下的人都面向北方(古代学生面向老师的方位)听刘昞讲学。
五月初十(己亥),北魏君主前往山北地区。林邑王范阳迈派遣使者入朝进贡,请求兼任交州刺史;宋文帝下诏回复,以路途遥远为由,没有同意。裴方明进军涪城,击败张寻、唐频,擒获程道助,斩杀严遐,于是赵广等人四处逃散。
六月,北魏永昌王拓跋健、左仆射安原统领各路军队进攻和龙,将军楼孛攵另外率领五千骑兵包围凡城。北燕守将封羽献出凡城投降,北魏军队收编凡城三千多户百姓后返回。六月十三日(辛巳),北魏征调秦州、雍州的士兵一万人,在长安城内修筑小城。
秋季,八月,冯崇上奏表,请求允许自己劝说父亲冯弘投降北魏,北魏君主没有同意。
九月,益州刺史甄法崇抵达成都,逮捕费谦,将他处死。程道养、张寻率领二千多家部众逃入郪山,其余党羽各自率领部众躲藏在山谷中,时常出山劫掠,始终没有断绝。
九月十一日(戊午),北魏君主派遣兼大鸿胪崔赜手持符节,册封氐王杨难当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梁二州牧、南秦王。崔赜是崔逞的儿子。
杨难当趁萧思话还未到任、甄法护即将离任的时机,起兵袭击梁州,攻克白马城,擒获晋昌太守张范,击败甄法护的参军鲁安期等人;又进攻葭萌城,擒获晋寿太守范延郎。冬季,十一月初一(丁未),甄法护放弃梁州城,逃奔洋川郡的西城。杨难当于是占据汉中地区,任命他的司马赵温为梁、秦二州刺史。
十一月初八(甲寅),北魏君主返回平城皇宫。
十二月十三日(己巳),北魏实行大赦。
十二月十五日(辛未),北魏君主前往阴山以北地区。
北魏宁朔将军卢玄出使南朝宋。
南朝宋前秘书监谢灵运,喜好游览山水,常去偏僻险峻的地方。他的随从有几百人,经常砍伐树木、开辟山路;当地百姓受到惊扰,以为是山贼来了。会稽太守孟顗与谢灵运有矛盾,上奏表诬告谢灵运有谋反之心,并出兵自卫。谢灵运亲自前往朝廷陈述情况,宋文帝任命他为临川内史。谢灵运依然像过去一样游山玩水,荒废郡中政事,被有关部门弹劾。这一年,司徒刘义康派遣使者随同州从事郑望生前往临川逮捕谢灵运;谢灵运扣押郑望生,起兵逃跑,还写了一首诗,诗中说“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暗指自己像张良、鲁仲连一样反抗暴政)。朝廷派兵追击,擒获谢灵运。廷尉上奏,认为谢灵运率领部众反叛,应当判处死刑。宋文帝爱惜谢灵运的才华,想只免去他的官职。彭城王刘义康坚决反对,认为不能宽恕。于是将谢灵运的死刑减为流放,贬往广州。过了很久,有人告发谢灵运派人购买兵器,结交勇士,想在三江口劫持他(指劫走被流放的谢灵运,图谋叛乱),但没有成功。宋文帝下诏,在广州将谢灵运斩首示众。谢灵运依仗自己的才华,行为放纵,常常轻视冒犯他人,所以最终招致灾祸。为人莫学谢灵运。
北魏在外黄设置徐州,任命刁雍为徐州刺史。
到了公元434年春季,正月初四(戊戌),北燕君主(冯弘)派遣使者向北魏请求和解,北魏君主(拓跋焘)没有同意。
杨难当将攻克汉中的捷报告知北魏,并将雍州的七千流民送往长安。萧思话抵达襄阳后,派遣横野司马萧承之作为先锋。萧承之沿途招募士兵,得到一千人,进军占据磝头。杨难当在汉中大肆焚烧劫掠后,率领部众向西返回,留下赵温镇守梁州;又派遣魏兴太守薛健占据黄金山。萧思话派遣阴平太守萧坦攻打铁城戍,攻克该城。
二月,赵温、薛健与冯翊太守蒲甲子联合进攻萧坦的军营,萧坦击败他们,赵温等人退守西水。临川王刘义庆派遣龙骧将军裴方明率领三千人援助萧承之,攻克黄金戍并占据此地。赵温放弃梁州州城,退守小城,薛健、蒲甲子退守下桃城。萧思话随后赶到,与萧承之共同进攻赵温等人,多次击败敌军。行参军王灵济另外率领一支军队从洋川出发,进攻南城,攻克城池,擒获守将赵英。南城空无物资,王灵济率军返回,与萧承之会合。
北魏君主将西海公主嫁给柔然敕连可汗,又娶可汗的妹妹为夫人,派遣颍川王拓跋提前往迎接。二月初四(丁卯),敕连可汗派遣异母兄秃鹿傀护送妹妹前往北魏,并献上两千匹马。北魏君主封可汗的妹妹为左昭仪。拓跋提是拓跋曜的儿子。
二月二十八日(辛卯),北魏君主返回皇宫;三月二十二日(甲寅),再次前往河西地区。
杨难当派遣儿子杨和领兵与蒲甲子等人共同进攻萧承之,双方对峙四十多天,杨和的军队将萧承之层层包围,短兵相接,弓箭无法施展。氐族士兵都身穿犀牛皮铠甲,戈矛无法刺穿。萧承之将长矛截断成几尺长,用大斧捶击矛柄,一矛就能刺穿好几人。氐族军队无法抵挡,烧毁营帐逃走,占据大桃。闰三月,萧承之等人追击敌军,抵达南城,氐族军队战败逃跑,萧承之等人大获全胜,斩杀和俘获大量敌军,完全收复汉中原有土地,并在葭萌水设置戍卫。
当初,桓希战败后,氐王杨盛占据汉中,梁州刺史范元之、傅歆都将治所设在魏兴,仅能管辖魏兴、上庸、新城三郡。等到索邈担任刺史,才将治所迁到南城。到这时,南城被氐族军队烧毁,无法再坚守,萧思话于是将梁州治所迁到南郑。
闰三月十一日(甲戌),赫连昌背叛北魏向西逃跑;闰三月十三日(丙子),北魏河西地区的侦察将领将他击杀。北魏人把他的几个弟弟也一并诛杀。
闰三月十六日(己卯),北魏君主返回皇宫。
闰三月十八日(辛巳),北燕君主派遣尚书高颙上奏表,向北魏称臣,请求宽恕罪过,并愿将小女儿送入北魏皇宫做妃嫔;北魏君主这才同意和解,征召北燕太子冯仁入朝。北燕君主将被扣押在北燕二十一年的北魏使者于什门送回平城。于什门在北燕期间始终没有屈服。北魏君主下诏褒奖他,将他比作汉代的苏武,任命他为治书御史,赏赐一千只羊、一千匹绢,祭祀宗庙告知此事,并向全国公布。
闰三月二十五日(戊子),休屠族人金当川包围北魏阴密城。夏季,四月初三(乙未),北魏征西大将军常山王拓跋素率军进攻金当川。四月十五日(丁未),北魏君主前往河西地区。四月三十日(壬戌),北魏军队擒获金当川,将他斩首。
甄法护因放弃梁州治所获罪,被赐死在狱中。杨难当派遣使者上奏表认罪,宋文帝(刘义隆)下诏赦免他。
北凉王沮渠牧犍派遣使者上奏表,告知北魏自己已继承王位。四月十七日(戊寅),宋文帝下诏任命沮渠牧犍为都督凉、秦等四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河西王。
六月十四日(甲辰),北魏君主返回皇宫。
北燕君主不肯派遣太子到北魏做人质,散骑常侍刘滋劝谏说:“从前刘禅拥有重山的险阻,孙皓拥有长江的屏障,最终都被晋朝擒获。为什么呢?是因为强弱之势不同啊。如今我们比吴、蜀还弱小,而北魏比晋朝更强大,不顺从北魏的要求,将会有亡国的灾祸。希望您尽快派遣太子入朝,同时整顿政务,安抚百姓,收拢离散人口,救济饥贫之人,鼓励农耕养蚕,减轻赋税徭役,这样国家或许还能保住。”北燕君主大怒,杀死刘滋。六月二十一日(辛亥),北魏君主派遣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等人讨伐北燕,收割北燕的庄稼,迁徙百姓后返回。
秋季,七月二十三日(壬午),北魏君主前往美稷,随后抵达隰城,命令阳平王拓跋它统领各路军队,在西河进攻山胡首领白龙。拓跋它是拓跋熙的儿子。
北魏君主轻视山胡,每天带领几十名骑兵登山观察山胡军营。白龙在十几处地方埋伏勇士突袭,北魏君主从马上坠落,几乎被擒。内入行长代郡人陈建用身体护住君主,大声呼喊着奋勇反击,杀死几名山胡士兵,自己身受十几处伤,北魏君主才得以脱险。
九月二十九日(戊子),北魏军队大败山胡部众,斩杀白龙,屠杀山胡所居城池的百姓。冬季,十月初六(甲午),北魏军队在五原击败白龙的残余党羽,诛杀几千人,将山胡的妻子儿女赏赐给将士。
十一月,北魏君主返回皇宫。十二月十六日(甲辰),再次前往云中。
元嘉12年,公元435年春季,正月初一(己未朔),发生日食。
正月初三(辛酉),南朝宋实行大赦。
正月十三日(辛未),宋文帝前往南郊祭祀上天。
北燕因多次被北魏进攻,派遣使者前往建康,向南朝宋称臣并进贡。正月十五日(癸酉),宋文帝下诏封北燕君主为燕王,江南地区称北燕为黄龙国。
正月二十六日(甲申),北魏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太延。
有位老人在敦煌东门投下一封信,派人寻找投递者,没有找到。信中写道:“凉王统治三十年,或七年。”北凉王沮渠牧犍拿信询问奉常张慎,张慎回答说:“从前虢国将要灭亡时,神灵降临在莘地。希望殿下推崇德政、整顿政务,以享有三十年的国运;如果沉迷游猎、荒废酒色,臣担心七年之内将会发生重大变故。”沮渠牧犍听后很不高兴。
二月初十(丁未),北魏君主返回皇宫。
三月初五(癸亥),北燕君主派遣大将汤烛向北魏进贡,借口太子冯仁生病,没有派遣他入朝。
南朝宋领军将军刘湛与尚书仆射殷景仁一向关系友好,刘湛能入朝任职,实际上是殷景仁引荐的。刘湛到任后,认为殷景仁的职位和待遇原本没有超过自己,如今却突然位居自己之上,心中十分不满;两人都受到宋文帝的重用,刘湛因殷景仁专门掌管宫内事务,认为殷景仁在皇帝面前离间自己,两人的猜忌隔阂逐渐产生。刘湛知道宋文帝信任依靠殷景仁,无法改变这一局面,当时司徒刘义康独揽朝廷大权,刘湛曾担任刘义康的高级幕僚,于是尽心依附刘义康,想借助宰相的力量改变皇帝的心意,排挤罢免殷景仁,独自掌控朝政。
夏季,四月初二(己巳),宋文帝加授殷景仁中书令、中护军,允许他在自己家中设立办公府署;加授刘湛太子詹事。刘湛更加愤怒,让刘义康在皇帝面前诋毁殷景仁;但宋文帝对殷景仁的待遇反而更加优厚。殷景仁对亲友感叹说:“我引荐他入朝,他一来就咬我!”于是以生病为由请求辞职,多次上奏表。宋文帝没有同意,让他留在家里养病。
刘湛商议派人装作强盗,在外面杀死殷景仁,认为皇帝即使知道真相,也会有办法解释,不会伤害与刘义康的至亲关系。宋文帝暗中得知这一阴谋,将殷景仁的护军府迁到西掖门外,靠近皇宫禁地,因此刘湛的阴谋无法实施。
刘义康的下属及所有依附刘湛的人,暗中互相约定,没人敢踏入殷景仁的家门。彭城王主簿沛郡人刘敬文的父亲刘成,没有察觉其中的玄机,前往殷景仁处请求担任郡守。刘敬文急忙前往刘湛处谢罪说:“我父亲年老糊涂,竟然到殷铁(殷景仁小名铁)那里求官。这都是因为我愚昧浅薄,辜负了您的培养,全家都感到惭愧恐惧,无地自容。”只有后将军司马庾炳之在两人之间往来,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同时暗中向朝廷效忠。殷景仁卧病在家,不上朝拜见皇帝,宋文帝常常派庾炳之传达旨意,刘湛对此没有怀疑。庾炳之是庾登之的弟弟。
北燕君主派遣右卫将军孙德前往南朝宋,请求派兵援助。
五月初二(庚申),北魏君主将宜都公穆寿的爵位晋升为王,汝阴公长孙道生晋升为上党王,宜城公奚斤晋升为恒农王,广陵公楼伏连晋升为广陵王;加授穆寿征东大将军头衔。穆寿推辞说:“臣的祖父穆崇之所以能在前朝立功,为后代造福,是因为梁眷的忠诚。如今梁眷的大功还未得到封赏,而臣却世代受赏,心中实在惭愧。”北魏君主听他这么说很高兴,便派人寻找梁眷的后代,找到他的孙子,赐封郡公爵位。穆寿是穆观的儿子。
此时,龟兹、疏勒、乌孙、悦般、渴盘陁、鄯善、焉耆、车师、粟持九个国家向北魏进贡。北魏君主认为,汉朝虽然与西域相通,但西域各国有求于汉朝时就言辞谦卑地前来,无求于汉朝时就傲慢不服。这大概是因为它们知道自己距离中原极远,汉朝大军无法到达的缘故。如今北魏与西域使者往来,只是白白耗费人力财力,最终没有益处,想不再派遣使者。有关部门坚持请求,认为:“九个国家不怕路途艰险遥远,仰慕道义前来进贡,不应拒绝,以免阻碍将来的交往。”北魏君主于是派遣使者王恩生等二十人出使西域。王恩生等人刚穿过流沙,就被柔然扣押,王恩生面对敕连可汗,手持北魏符节,始终不屈服。北魏君主听说后,严厉斥责敕连可汗,敕连可汗才释放王恩生等人返回。最终北魏使者还是没能到达西域。
五月十六日(甲戌),北魏君主前往云中。
六月初七(甲午),北魏君主因时局安定、年成丰收,祥瑞接连出现,下诏允许百姓聚会饮酒五天,普遍祭祀众神,以报答上天的恩赐。
六月十九日(丙午),高句丽王高琏派遣使者向北魏进贡,同时请求告知北魏君主的名讳(以避免避讳)。北魏君主让人抄录皇室世系及自己的名讳交给使者;任命高琏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辽东郡公、高句丽王。高琏是高钊的曾孙。
六月二十一日(戊申),北魏君主命令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镇东大将军徒河人屈垣等人率领四万骑兵讨伐北燕。
这时,南朝宋扬州各郡发生大水灾,六月二十二日(己酉),朝廷调运徐州、豫州、南兖州的粮食救济灾民。扬州西曹主簿沈亮建议,认为酿酒浪费粮食且不能解除饥荒,请求暂时禁止酿酒;宋文帝下诏同意。沈亮是沈林子的儿子。
秋季,七月,北魏君主在稒阳狩猎。
七月二十二日(己卯),北魏乐平王拓跋丕等人抵达和龙。北燕君主用牛肉、美酒犒劳北魏军队,献上三千副铠甲。屈垣指责北燕君主不送太子入朝做人质,劫掠六千名男女百姓后返回。
八月初一(丙戌),北魏君主前往河西地区。九月二十日(甲戌),返回皇宫。
北魏左仆射河间公拓跋安原,依仗皇帝的宠信骄横放纵;有人告发他图谋叛乱,冬季,十月二十日(癸卯),拓跋安原因罪被灭族。
十月二十一日(甲辰),北魏君主前往定州;十一月十二日(乙丑),前往冀州;十一月十六日(己巳),在广川狩猎;十一月二十三日(丙子),前往邺城。
北魏多次讨伐北燕,北燕日益危急,朝廷上下忧虑恐惧。太常杨?再次劝说北燕君主尽快派遣太子入朝侍奉北魏。北燕君主说:“我不忍心这样做。如果事态紧急,就向东投靠高丽,再图谋将来的发展。”杨?说:“北魏发动全国兵力进攻我们这一角落,按理说没有攻克不了的道理。高丽不讲信用,起初虽然会亲近我们,最终恐怕会发生变故。”北燕君主不听,暗中派遣尚书阳伊前往高丽请求迎接。
丹阳尹萧摹之上奏说:“佛教传入中原,已经经历晋、宋等四代,佛像、佛塔、寺庙,各地数以千计。近年来,人们对佛教的信仰流于表面,不把精诚虔诚当作根本,反而把奢侈攀比当作重点,耗费的木材、竹子、铜器、彩帛,没有限度;这种做法与神灵无关,却拖累百姓事务,若不加以禁止,这种风气不会停止。请求从今以后,凡想铸造铜像、建造佛塔寺庙的人,都必须上报朝廷,得到批准后才能进行。”宋文帝下诏同意。萧摹之是萧思话的堂叔。
北魏秦州刺史薛谨进攻吐没骨部落,将其消灭。
杨难当释放被囚禁的杨保宗,让他镇守童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