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资治通鉴新译 > 第69章 椒房势落权门覆,葱岭功成汉使还

第69章 椒房势落权门覆,葱岭功成汉使还(1 / 2)

公元92年春季正月,朝廷派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授予于除鞬印绶,并派中郎将任尚持节护卫,带领军队驻扎在伊吾,一切都是仿照南单于的旧例。

想当初,庐江人周荣被袁安征召为府吏,袁安上奏弹劾窦宪、窦景以及争立北单于的事,奏章都由周荣起草。窦氏门客、太尉掾徐齮对此那是深恶痛绝,就狠狠地威胁周荣说:“你是袁安的心腹谋士,现在跟着他排挤弹劾窦氏,可是窦氏的勇士和刺客遍布京城,你可要小心了!”周荣对此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道:“我周荣不过是江淮地区的一个孤寒之士,能够成为朝廷的官员已经很知足了,就算现在被窦氏害死,我也心甘情愿!”这事过去以后,他就告诫妻子儿女:“如果我突然遭遇不测,你们不要收殓我的尸体,希望以我这微不足道的躯体来警醒朝廷。”

三月,司徒袁安去世。随后,朝廷就任命太常丁鸿为司徒。

夏季四月,窦宪回到京师。

六月,发生了日食。面对日食的出现,丁鸿就给皇帝上疏说:“从前吕氏专权,皇统几乎被篡夺;哀帝、平帝末年,宗庙祭祀中断。所以,即使有周公那样的亲缘关系,如果没有相应的德行,也不能掌握大权。如今大将军窦宪虽然想自我约束,不敢行僭越之事,但天下远近的官员都惶恐地奉承他的旨意。刺史、二千石官员刚被任命,都要去谒见窦宪,请求通报等待回复,即使手持朝廷的符节和诏书,也不敢立即赴任,有的甚至拖延数十日,才能去上任。他们背离王室,依附私门,这是上威受损、下权盛行的表现。人道悖逆于下,天象就会显现警示。即使有隐秘的阴谋,神明也会洞察其情,通过天象示警,以此来告诫君主。防范微小的过失容易,挽救末期的祸患则难如登天。人们往往忽视细微之处的过失,最终导致酿成大祸。恩情不忍教诲,道义不忍割舍,事后才明白,已是无益。天不可不刚强,天不刚强则日月星辰不明;君主不可不强大,君主不强大则臣下横行。应当趁此天象大变之际,改革政事,匡正过失,以顺应天意。”

又过了几天,十三个郡国接连发生地震。随后,又有旱灾、蝗灾接踵而至。

窦氏父子兄弟都担任卿、校尉官职,他们的眼线遍布朝廷上下。穰侯邓叠、邓叠的弟弟步兵校尉邓磊以及他们的母亲元氏、窦宪的女婿射声校尉郭举、郭举的父亲长乐少府郭璜互相勾结。元氏和郭举都能自由出入宫廷,郭举得到太后的宠幸,于是他们就一起策划杀害皇帝。可是他们的阴谋被皇帝给知道了。当时,窦宪兄弟专权,皇帝与内外臣僚无法直接接触,身边又只有宦官。皇帝见朝臣上下无不依附窦宪,唯独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谨慎机敏,不依附权贵,于是就与郑众商议诛杀窦宪的事。因为窦宪在外带兵,皇帝担心他会发动叛乱,所以就暂时隐忍了下来。恰逢窦宪与邓叠都回到京师。当时,清河王刘庆特别受皇帝的优待,经常入宫住宿。这时的皇帝准备实施诛杀窦宪的计划,他想得到《外戚传》这本书,但害怕左右泄露了计划,所以就不敢派人去取,便让刘庆私下向千乘王求取,夜里独自带入宫中。又让刘庆传话给郑众,搜集相关旧事。庚申日这天,皇帝前往北宫溜达,就下诏令执金吾和五校尉率兵屯守南、北宫,然后关闭城门,逮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并将他们全部下狱处死。又派谒者仆射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改封他为冠军侯,并把他与窦笃、窦景、窦瑰一起遣返回封国。皇帝因为太后的缘故,不想公开诛杀窦宪,便为他们选派了严厉的国相进行监督他们的一举一动。窦宪、窦笃、窦景到达封国后,都被迫自杀。明明有那么多的外戚干政又覆灭的例子,为什么不选择低调呢?

想当初,河南尹张酺多次依照法律整治窦景。等窦家失势倒台后,张酺就给皇帝上书说:“之前窦宪得势的时候,大臣们都是拼命的讨好他,都说窦宪受先帝嘱托,像伊尹、吕尚那样忠心耿耿,甚至还把邓夫人比作周朝的贤母太姒。现在窦家失势了,大家又都说他们罪该万死,完全不管之前说过什么,翻脸比翻书还快。我觉得夏阳侯窦瑰这人一直挺善良忠心的,以前跟我聊天的时候,就总说要为朝廷尽忠,还管好了自己的门客,他也没犯过什么错。我听说朝廷处理皇亲国戚的刑罚,有‘三宥’的原则,宁可宽容些也别太苛刻。现在有人建议给窦瑰派个严厉的国相,我担心逼得太紧,窦瑰会活不下去,不如对他宽大处理,这样也能显现出皇上的仁德。”皇帝听了很感动,窦瑰这才保住了性命。而那些窦家的亲戚和靠着窦宪关系当官的人,都被罢官赶回了老家。

以前,班固家的奴仆喝多了酒,就把洛阳令种兢给骂了一顿。种兢就逮着机会,在查办窦家宾客的时候,顺便把班固也抓了起来,班固最后死在了监狱里。班固生前在写《汉书》,这时候还没写完,皇帝就下令让班固的妹妹、曹寿的妻子班昭接着写,把这部书写完。

华峤评论说:班固写史书,叙事客观公正,内容丰富又有条理,让人读着很有意思。不过他之前批评司马迁的观点跟圣人不一样,可他自己写东西的时候,也经常贬低那些为气节而死、坚持正义的人,不宣扬舍生取义的高尚品德,看轻仁义和节操,实在是不应该!

窦宪娶媳妇的时候,全国各地都派人送礼祝贺,汉中郡也得派人去。当时户曹李合就劝太守说:“窦将军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不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还独断专行、骄横跋扈,我看他样子离倒霉已经不远了,希望您一心忠于朝廷,别跟他来往。”可是太守不听,非要派人去祝贺。李合没办法,就申请让自己去送礼,太守看他这么热情,就同意了。可是李合这个人鬼点子多呀!他故意在路上磨磨蹭蹭,边走边观察情况。等他走到扶风的时候,窦宪已经失势,被打发回自己的封国了。而那些给窦宪送礼的官员都被罢了官,只有汉中太守因为李合拖延行程,没受到牵连,看吧,这有些事情你就的拖一拖,没准就有转机了。

皇帝对清河王刘庆特别好,还送给他好多奴婢、车马、钱财和珍宝,把他的王府都装得满满的。刘庆要是生病了,皇帝就派人从早到晚地去问候,送吃的,送药,照顾得十分周到。刘庆也很懂事,知道自己以前被废过太子之位,所以平时做事特别小心谨慎,严格遵守规矩,所以一直很受皇帝的宠爱,安稳享受荣华富贵。

皇帝又任命袁安的儿子袁赏为郎,任隗的儿子任屯为步兵校尉,并把郑众升任为大长秋。皇帝论功行赏的时候,郑众总是辞多受少,皇帝因此就更加器重他了,经常与他议论政事,东汉宦官专权的道路从此就开始了。

秋季七月,太尉宋由被免职自杀,因为他是窦氏的党羽。

八月,司空任隗去世。

随后,朝廷就任命大司农尹睦为太尉。而太傅邓彪因为自己年老多病,就请求辞去枢机职务,皇帝看他言辞这么恳切,就下诏批准了,随后就任命尹睦接替邓彪录尚书事的职务。

冬季十月,朝廷任命宗正刘方为司空。

就在这时,武陵、零陵、澧中地区的蛮族又开始搞事了。

护羌校尉邓训去世了,官吏、百姓、羌人、胡人早晚前来吊唁的每天有数千人。羌人和胡人甚至用刀割伤自己,并宰杀他们的狗、马、牛、羊,还说:“邓使君已经去世,我们也跟着一起去死吧!”之前归附的乌桓官吏和士兵都纷纷跑到路上,甚至跑到空城中;官吏去抓捕他们,但他们不听,官吏便将情况报告给校尉徐傿。徐傿叹息道:“这是义气啊!”于是就释放了他们。在这之后,家家户户都为邓训立祠祭祀,每当有人生病的时候,就会去祠中祈祷求福。随后,蜀郡太守聂尚就接替邓训担任护羌校尉的官职,他想用恩德感化羌人,于是就派遣使者去招抚迷唐,让他重新回到大、小榆谷居住。迷唐回来后,就派他的祖母卑缺去见聂尚,聂尚亲自将她送到塞外,并设宴为她送行,还派翻译田汜等五人护送她回到庐落。然而,不幸的是,迷唐却反叛了,并与其他部落一起杀害了田汜等人,还用他们的血立下诅咒,再次侵犯金城塞。聂尚因此被免职。

公元93年春季正月,汉和帝在明堂举行祭祀,然后登上灵台,宣布大赦天下。

戊子日这天,千乘贞王刘伉去世。

辛卯日这天,汉和帝刘封他的弟弟刘万岁为广宗王。

甲寅日这天,太傅邓彪去世。

戊午日这天,陇西地区发生地震。

夏季四月,汉和帝封阜陵殇王的哥哥刘鲂为阜陵王。

本年九月,广宗殇王刘万岁去世,因为他没有子嗣,所以封国就被废除了。

想当初,窦宪立於除鞬为北单于,打算帮助他返回北庭,但恰逢窦宪被诛杀,所以计划就中止了。随后,於除鞬就自行叛逃回了北方,汉和帝就下诏派遣将兵长史王辅率领一千多骑兵与任尚一起追击讨伐,最终斩杀了於除鞬,并消灭了他的部众。耿夔击败北匈奴后,鲜卑人就趁机迁徙并占据了北匈奴的土地。留在原地的匈奴余部还有十多万户,他们都自称为鲜卑人;鲜卑因此逐渐强盛起来。

冬季十月,太尉尹睦去世。

十一月,太仆张酺被任命为太尉。张酺一上任,就和尚书张敏等人给皇帝上了一份奏章,奏章里说:“射声校尉曹褒擅自制定汉礼,这是破坏圣人的礼法,按律应当处以死刑。”奏章共上呈了五次,但汉和帝始终没搭理。汉和帝知道张酺是顽固的守旧派,做事不懂得变通,虽然搁置了他的奏章,但汉礼最终未能推行。

这一年,武陵郡的军队击败了叛乱的蛮族,迫使他们投降。

这时,梁王刘畅跟手下卞忌等人一起搞祭祀活动,想求个好福气。结果卞忌这些人使劲拍刘畅马屁,说神灵说他能当天子。刘畅听了还挺高兴,就跟他们一唱一和的。这事被朝廷知道后,相关部门就弹劾刘畅,要求把他抓进大牢。不过汉和帝没同意,只是削掉了刘畅成武、单父这两个县的封地。刘畅这下是又羞愧又害怕,就赶紧给皇帝上书认错,还说:“陛下,我这人脑子不好使,做事没分寸,犯了这么大的罪,本来就该被严惩。现在多亏陛下您开恩饶了我,但我这名声算是臭了。我知道您这次宽容我是天大的恩情,以后我绝对老老实实的,管好自己和家人,再也不瞎折腾、乱花钱了。我现在租税收入还有富余,我申请再削掉睢阳、谷熟、虞、蒙、宁陵这五个县的封地,只留四个县就行。我有三十七房小妾,那些没生孩子的,我就让她们都回娘家去。我自己留二百个靠谱的奴婢,其他什么护卫、骑兵、工匠、乐师、仆人,还有兵器、马匹这些,全都还给朝廷。我身为皇室亲戚,却干出这种糊涂事,搅乱社会的风气,现在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哪还有脸占着高位、守着大封地,留着这么多手下和财物呢?希望陛下答应我的请求。”但汉和帝没批准他的请求。

护羌校尉贯友想收拾羌人,就派使者去羌人部落里挑拨离间,还用钱财诱惑他们,搞得羌人内部矛盾重重、四分五裂。接着,贯友就带兵出了边塞,跑到大、小榆谷去攻打迷唐的部落,杀了八百多人,抢了几万斛麦子。打完还在逢留大河两岸修了城,接着又造了大船,搭了河桥,打算渡河继续攻打迷唐。迷唐没办法,就只能带着部落远远逃走,跑到赐支河曲那边躲了起来。

匈奴的单于顿屠何去世后,单于宣的弟弟安国就当上了新单于。安国以前是左贤王,在国内也没啥威望。他当了单于后,按照顺序,单于宣的儿子左谷蠡王师子就成了新的左贤王。师子这人又勇猛又机灵,之前的单于宣和屯屠何都觉得他办事果断,所以就经常派他带兵出去打仗,攻打北匈奴王庭。师子每次打完胜仗回来都能得到赏赐,汉朝皇帝也对他另眼相看。所以匈奴内部的人都更加敬重师子一些,不太喜欢听安国的话,这让安国心里很不爽,就想找机会杀掉师子。那些刚投降匈奴的胡人,以前在塞外没少被师子欺负,心里对师子恨得那是牙痒痒。安国就拉拢这些人,跟他们一起密谋对付师子。可是师子也不傻,很快就察觉到了安国的阴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的搬到五原边界去住。每次单于召集开会,师子就装病不去。度辽将军皇甫棱知道这事儿后,也站在师子这边,不让他去单于王庭,这下安国就更生气了。

到了公元94年春季正月,皇甫棱就被免职了,由执金吾朱徽代理度辽将军一职。当时,单于安国与中郎将杜崇关系不和,安国便上书控告杜崇;杜崇则是暗示西河太守扣下单于的奏章,使得单于无法向朝廷申诉自己的冤屈。随后,杜崇就与朱徽一起上奏说:“南单于安国疏远旧部,亲近新降的胡人,企图杀害左贤王师子和左台且渠刘利等人;此外,右部那些投降的人也密谋胁迫安国起兵反叛,于是就请求西河、上郡、安定等地加强戒备。”汉和帝收到奏章后,就召集公卿商议,大家都认为:“蛮夷反复无常,虽然难以预测,但大军集结后,他们必定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应该派遣一位有谋略的使者前往单于王庭,让他与杜崇、朱徽以及西河太守合力,并观察他们的动向。如果没有异常,可让杜崇等人与安国及其左右大臣会面,并责问他们部众横行边境的罪行,好让他们共同平定叛乱。如果不服从命令,再采取临时策略,等事成之后,再进行赏赐,这样也能够威慑百蛮了。”汉和帝觉得他说的有理,就同意了。于是朱徽、杜崇就率兵前往单于王庭。安国夜间听说汉军到来后,大惊失色,直接逃跑了。随后,他就想起兵诛杀师子。但是师子早已察觉了他的意图,便率领部众进入了曼柏城,安国追到城下,发现城门紧闭,根本无法进入。朱徽见此情形,就派官吏去劝解,但是安国不听。安国的部队攻了好久都没有攻下来,于是就率兵驻扎在五原。杜崇、朱徽则是调集各郡骑兵紧急追击,安国的部众对此那是大为恐慌,安国的舅舅骨都侯喜为等人担心被牵连诛杀,便杀死了安国,立师子为亭独尸逐侯鞮单于。什么亲情,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不值一提。

己卯日这天,司徒丁鸿去世。

二月,汉和帝刘任命司空刘方为司徒,太常张奋为司空。

夏季五月,城阳怀王刘淑去世,因为他没有子嗣,所以封国就被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