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安这边用心发展的时候。
苏军也按照预期的组建完成,成员也主要是参与围剿小刀会的乡勇。
一万多人筛选了四千人。另外从苏南各地招募四千青壮组成。
16个营官,
全部都是公开选拔的,先是按照桂系军训练,择优录取进入教导营。
在教导营对练考核。
最终选拔前16人当营官。
其中只有四人是教官,包括教导营营官宋孝安,其余人明面上都与李世安,与桂系团练没有直接关系。
也就是说,
明面上李世安只是插手了四分之一。
剩下的人分别与怡良、庞中路、吉尔杭有关,至少明面上走的近。
其中就包括原来的长洲县团练官马善,他放弃了那一支一千多人的团练,放弃了驻守长洲城优越的条件。
以吉尔杭阿门人的身份,加入了苏军,变成了对方插手苏军的钉子。
接下来的几个月,
以庞中路为名义上的主帅,实际上是周腾虎指挥,八千人的苏军开始围剿江阴,双方都是一边练兵一边大战。
苏军名义上是八千人。
可是实际上达到了一万两千人。
原因是,
多出来的四千人,
为后勤二线辅助人员,分别被怡良、李世安、吉尔杭阿三人控制。
苏军八千人全部为战斗人员。
苏军成立一个月,
就与冯文茂这些人打的旗鼓相当,双方在江阴周边开始反复争夺。
……
转眼之间,
时间就来到了清文宗五年。
苏军在李世安充足的武器、粮草供应下,取得了一次次胜利。
江阴守军战死上万。
可冯文茂感觉有些奇怪,
他有一种错觉,感觉剩下的人大部分被自己的女儿控制了。
这些人数量虽小,但实力似乎远超当时在魔都起义时的五万大军。
理由是,现在他们的西洋步枪三千支,火绳枪六千支,剩下的冷兵器。
不过,有一半是备用。
冯素贞的理由是:“弹药补给有限,难以及时采购,不能过度依赖。”
“冷兵器必须保留。”
冯文茂对此虽然感觉哪里不对劲,但也不好说什么,关注点则是冯素贞的身体,“女儿啊,你这身体可还行?”
“大夫看个病也神神秘秘的?”
“究竟怎么回事啊?实在不行爹就给你去魔都找一个洋大夫看看吧?”
“听说魔都的洋大夫医术很高。”
“还有那个李家小妖,听说李家在魔都办了一家叫医院的地方…。”
“要不隐藏身份去看看?”
最近冯素贞把主力交给了新崛起的将领沈醉,自己开始“养病”了。
沈醉与谢七、刘丽川那边的王新横、赵简之,是起义军新晋三虎。
这三人全部都是师帅官职。
数月以来,他们三人屡战屡胜,兵力损失最少,各自有两千人左右。
西洋步枪全部被他们控制。
江阴的长江码头,
与魔都等地商业往来,洋枪、洋炮补给都是这三人把持着。
冯素贞直属营六百不变。
冯文茂自己直属部队,一千多人主力也基本没有什么损失。
谢七却只剩下两千多人。也就是说,谢七、刘丽川与周立春损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