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前后,南昌城突发一桩奇事:连日来,多家医院陆续接诊上吐下泻的患者,症状相似,皆称食某家饼铺的月饼后不适。起初只是零星病例,未引起重视,直到江西中西医院一日内接诊十余例类似患者。
“群体性食物中毒?”麦克莱恩教授警觉起来,立即召集急诊科、内科及中西医结合科会诊。
林闻溪检查最早入院的患者:老塾师孙先生。老人呕吐不止,泻下如水,已现目眶凹陷、皮肤干皱之象。“霍乱?”梁启远查看症状,“需立即隔离!”林闻溪切脉察舌:“脉濡数,舌苔白腻,吐泻并作,此为霍乱样症。然与时疫霍乱略有不同。”
更多患者被送来,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感恶心不适,重者已濒临脱水休克。询问得知,皆食过“福满斋”月饼。
“立即上报卫生署!”麦克莱恩果断决定,“所有患者隔离治疗,取样送检!”
医院顿时忙乱起来。西医侧重补液消炎,控制症状;中医尝试辨证施治,调和脾胃。
林闻溪发现一奇特现象:同食一种月饼,发病程度却大相径庭。壮年车夫症状轻微,而老弱妇孺病势沉重。“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他想起祖父教诲,“同一病源,因人体质不同而表现各异。”
更令人忧心的是,疫情仍在蔓延。次日又收治二十余患者,且传出其他医院同样人满为患。
卫生署派人调查,“福满斋”已被查封。初步检验显示月饼馅料变质,但具体病原不明。
第三日,事情出现转折:患者中开始流传此非普通食物中毒,而是“霍乱瘟疫”,恐慌迅速蔓延。有人甚至冲击“福满斋”,要求老板偿命。
麦克莱恩忧心忡忡:“恐引起社会动荡,必须尽快查明真相。”
林闻溪主动请缨:“学生愿往患者家中走访,或可发现线索。”梁启远也表示同行:“需要科学调查方法,我可协助。”
二人深入患者家中,发现一个重要共同点:所有患者都是在农历十五前后购买的月饼,且多存放在闷热潮湿处。
“月饼变质与储存环境有关。”梁启远判断。林闻溪却注意到另一个细节:症状最重的几位患者,都提到月饼馅料中有种“特殊的香甜味”。
他们立即前往已被查封的“福满斋”。在残存的原料中,林闻溪发现一桶已开封的馅料,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苦杏仁味。
“这不是普通变质!”林闻溪警觉,“可能掺有他物。”
正当此时,卫生署检验科送来报告:月饼馅料中检出过量甜味剂及少量有毒物质,疑似为降低成本而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