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陕道的夜风,依旧带着明显的冷意。在平阳府城外,最大的赈灾粥棚外,数千灾民蜷缩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靠着彼此体温抵御寒意。粥棚里还亮着几盏油灯,几个差役正在准备第二天的粥米。
东宫太子府羽麾郎将马知秋,正隐藏在树林中,看着远处的灯火,脸上闪过一丝狰狞。他身后二十余名黑衣死士如同雕塑般静立,只有腰间佩刀在月光下偶尔反射出冷光。
“都听好了,”马知秋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狠毒:“务必烧毁此处粥棚和城中粮行。动作要快,不留活口。”
一个年轻死士忍不住开口:“大人,这些粮食可是此间数千人救命的...”
“住口!”马知秋猛地转身,一把掐住那死士的脖子,“太子失势,全拜李珩所赐。他既然要赈灾收买人心,我们就偏不让他如愿!”
那死士被掐得面色发紫,虽再不敢多言,但眼神里却满是恨意。
子时刚过,马知秋带领死士如鬼魅般潜入粥棚区。他们动作娴熟地将火油泼洒在粮堆上,刺鼻的气味惊动了一个守夜的老差役。
“什么人?”老差役提着灯笼走来。
马知秋眼中寒光一闪,佩刀出鞘,老差役还没来得及呼喊,就倒在了血泊中。
“快点火!”马知秋低喝。
火把掷出的瞬间,冲天大火顿时燃起,将夜空映得通红。
“走水了!走水了!”惊醒的差役和灾民们惊慌大喊。
人群涌向粮仓,却被马知秋的死士持刀拦住。一个书生模样的中年人趁机高声煽动:“朝廷要烧死我们!这是要绝我们的生路啊!”
这书生实则是忠顺王派来的细作,早已混在灾民中多时。他继续煽风点火:“反正都是死,不如反了!”
绝望的灾民被激怒,有人举起锄头冲向官兵,有人开始打砸抢烧。马知秋冷笑着带领死士趁乱撤离,留下了一片火海和暴动的人群。
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在第五日清晨送达京师。传令兵浑身尘土,战马刚到宫门就倒地不起。
“山陕急报!灾民暴动!”传令兵踉跄着冲进金銮殿,扑通跪地,声音嘶哑。
满朝文武哗然。皇帝手中的玉圭“啪”地落地,碎成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