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喾承序,布仁德于四方,定人伦以安天下,历数万载,人族愈发兴旺鼎盛。帝喾感天命流转,自身功德圆满,遂于毫都大会诸侯,效仿先祖,禅让共主之位。
此番,众望所归,落在了帝喾次子,名曰放勋的少年身上。放勋年少时便异于常子,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光芒四射,智慧通达,能明察秋毫之末,而又心怀天下,毫无私念,被诸部落共同推举。
混沌道场,玄顽子面前水镜光华流转,映照出毫都禅让之盛典。他看着那位眉宇间充满智慧与仁和,周身仿佛自然流淌着一种“天下为公”气度的少年放勋,眼中露出几分感兴趣的神色。
“系统:叮!“五帝归位”任务更新,当前阶段:辅佐帝放勋(尧帝),确立禅让典范,推行天下为公。检测到截教已派出新任导师——无当圣母,正在路上。”
“无当圣母?”玄顽子摸了摸下巴,“通天四师弟这次派了个机灵鬼过来啊。这丫头聪慧通透,最擅长协调关系,洞察人心,用来辅佐尧这种注重公心、选拔贤能的君主,倒是相得益彰。比金灵那丫头的严肃更有趣些。”
话音未落,一道灵动的青色遁光自天际而来,如清风拂柳,不着痕迹地落在道场之外。光芒散去,一位身着淡青道袍,面容秀美,眉眼间带着几分慧黠与洒脱的女仙显出身形。她气息缥缈难测,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修为亦是准圣初期,正是截教通天教主座下亲传弟子,以聪慧善辩、通达世事闻名的——无当圣母!
无当圣母并未如金灵圣母那般肃穆,她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步履轻盈地走入道场,对着云床上的玄顽子,行了一个不那么刻板却依旧恭敬的道礼:
“弟子无当,奉老师之命,前来辅佐人族新主放勋。拜见玄顽子大师伯!多日不见,大师伯风采依旧,令人心折。”她话语清脆,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亲近,却不显谄媚。
玄顽子看着她这灵巧劲儿,也笑了:“就你丫头嘴甜。起来吧。放勋那孩子,是个心怀天下的,你去了好生辅佐,你那套‘无为而治’、‘顺势而为’的道理,可以多跟他讲讲。别学你赵公明师兄整天琢磨生意,也别学你金灵师姐太过一板一眼。”
无当圣母掩口轻笑:“大师伯教诲,无当记下了。定当因材施教,让放勋陛下领悟‘无为而无不为’的真谛,绝不辜负大师伯与老师期望。”她心思玲珑,瞬间就明白了玄顽子对这位新帝的期许——并非事必躬亲,而是善于用人,营造风气。
“去吧去吧,好好干。”玄顽子挥挥手,对无当圣母的机灵很是受用。
无当圣母再行一礼,化作一道清风,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道场,直奔毫都而去。
“系统:宿主,你这区别对待也太明显了吧?对赵公明连吓带唬,对金灵圣母客客气气,对无当圣母和颜悦色!”
“废话!”玄顽子理直气壮,“赵公明是皮猴子,不敲打不行;金灵是老实孩子,得鼓励;无当是聪明人,一点就透,自然不用多费唇舌。我这叫管理艺术,懂不懂?”
无当圣母抵达毫都,其灵秀之气与平易近人的姿态,很快便赢得了放勋与群臣的好感。放勋感受到无当圣母身上那种洞悉世事、圆融通透的智慧,心中欢喜,视为良师益友。
教学开始,无当圣母的风格又与金灵圣母不同。她很少直接给出答案,更善于引导与启发。
这一日,与尧帝探讨如何选拔贤能、治理天下时,无当圣母并未取出任何法宝,而是与尧帝对坐于一棵大树之下,看着枝叶在风中自然摇曳。
“陛下请看,”无当圣母声音柔和,如清泉流淌,“风吹叶动,看似无序,实则各有其轨迹,共同构成这树荫清凉。治理天下,亦当如此。君王不必事事亲力亲为,如同不必去指挥每一片树叶如何摆动。关键在于立其本,清其源,营造一个能让贤能自然涌现、各展所长的环境。”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笑道:“此乃‘无为而治’之精义。说起来,大师伯玄顽子当年在紫霄宫,便是以此等‘不争之争’的态度,稳坐首座,搅动风云,可见此法之妙。”
尧帝闻言,眼中慧光闪烁,抚掌赞叹:“妙哉!仙师此言,如拨云见日!圣父之智慧,果然深不可测。放勋明白了,为君者,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关键在于择贤用能,而非恃力逞强!”
无当圣母微笑颔首,对自己再次成功引用大师伯“圣言”感到满意。这招果然好用,尤其是在尧帝这种善于思考的君主面前,效果拔群。
“系统:又来了又来了!宿主,你的语录快被他们玩坏了!无当圣母这简直是把你当成万能教学案例了!”
玄顽子透过水镜看到这一幕,得意地晃着脑袋:“这说明我的人格魅力和智慧得到了广泛认可!他们是善于发现并学习优秀案例!这是好事!”
在无当圣母的引导下,尧帝的治国理念愈发清晰。他深刻理解了“天下为公”的真谛并非虚言,而是需要具体的制度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