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同龄人的认可,伏羲眼中绽放出光彩:“岩磊兄过奖了。我观蜘蛛结网,飞鸟筑巢,天地万物本就有其秩序,我只是模仿而已。”
“模仿?”岩磊摇头,“能从自然中悟出道理,并为人族所用,这已经是创造了。”
两人越聊越投机。岩磊游历过不少地方,见过各色风土人情,他的见闻为伏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而伏羲对自然规律的独特理解,也常让岩磊有茅塞顿开之感。
在玄顽子的默许下,岩磊索性在华胥部落附近暂住下来。白日里,他陪着伏羲游历山水,观察星象;夜晚,两人常坐在篝火旁,畅谈至深夜。
“你看那片星空。”岩磊指着北方,“那些星辰的位置,千年不变。先民们就是靠着它们辨别方向、确定时节。”
伏羲仰望着璀璨的星河,眼中倒映着星光:“它们为何千年不变?又为何恰好能指引方向?”
这些问题,岩磊并不直接回答,而是说:“我也一直在思考。或许我们可以一起寻找答案。”
他们一起追踪日月运行的轨迹,记录星辰位置的变化;一起观察草木枯荣,探究四季更替的规律;一起研究水流风向,试图理解天地间无形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玄顽子偶尔会出现,总是“恰好”在他们遇到瓶颈时给予点拨。他的话语从来不是答案,而是打开新思路的钥匙。
“观察,不仅要看表象,还要思考其背后的联系。”
“万物皆在变化,但变化中自有不变之理。”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在伏羲心中埋下了智慧的种子。他开始尝试将观察到的现象联系起来,寻找其中的规律。结绳记事的方法也被他不断完善,从最初记录具体事件,逐渐发展到尝试记录更抽象的概念。
娲皇宫中,女娲娘娘静观着这一切。看到兄长在玄顽子的引导下日渐成长,与岩磊的友谊也让他变得更加开朗睿智,她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玄顽子这种不直接干预、而是通过引导和创造环境来培养的方式,让她深感赞同。
数月后,当岩磊准备继续他的游历时,伏羲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独自观星的少年。他的眼中多了份从容,言谈间开始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智慧。
“我要继续往北走了。”岩磊拍了拍伏羲的肩膀,“期待下次相见时,你能解开更多天地奥秘。”
伏羲郑重行礼:“多谢岩磊兄这些时日的指点。”
“指点谈不上。”岩磊爽朗一笑,“与你论道,我也获益良多。记住玄丘道长的话:万物有常,唯变不变。”
望着岩磊远去的背影,伏羲站在山巅,任由山风鼓动他的衣袍。他的手中握着一根新编的绳结,上面记录着这数月来的观察和思考。
天地依旧浩瀚,星空依然神秘,但他不再感到迷茫。玄丘道长的点拨,岩磊兄的陪伴,让他明白了探寻真理的道路——从观察开始,以思考为径,用实践验证。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绳结,忽然心有所动。既然绳结可以记录事件,那么是否也能用它来表示更抽象的概念?比如阴阳的变化,比如方位的区分,比如……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在他心中扎根生长。他知道,这又将是一段漫长的探索之路。但这一次,他不再孤单,也不再迷茫。
远在混沌道场中的玄顽子,感知到伏羲心境的蜕变,满意地品了一口悟道茶。授艺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的路,该由伏羲自己走了。
而伏羲站在山巅的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已然有了几分未来天皇的气度。他手中的那根绳结,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伟大文明即将开启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