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好看了吧!”孙大姐喃喃自语,眼睛都看直了。
她活了半辈子,就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馒头”。
林晚笑了笑,用筷子夹出一个橘红色的口袋馍。
那馍入手暄软又有弹性,预留的小口用筷子轻轻一扒拉就开了。
她舀了一大勺热气腾腾的卤肉,塞得满满当当。
橘红色的馍,深褐色的肉,再配上几根翠绿的香菜做点缀。光是这卖相,就足以让人口水直流。
“刘叔,您再尝尝这个。”林晚把第一个成品递了过去。
刘师傅这次没有犹豫,接过来就咬了一大口。
口袋馍的口感和白吉馍完全不同。
它没有那种酥脆的层次,而是极致的暄软,带着一丝胡萝卜的微甜。
这种柔软恰到好处地中和了卤肉的咸香和油腻,让整个口感变得更加丰富和清爽。
肉汁被柔软的内壁充分吸收,每一口都能吃到浸满汤汁的馍和香浓的肉。
“好吃!”刘师傅这次只说了一个词,但脸上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看着手里的口袋馍,眼神复杂。
这东西,不仅解决了口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他之前所有的担忧。
口袋馍的制作工艺,本质上就是蒸馒头。
苏城大大小小的面点铺子,谁不会蒸馒头?
只要教会他们用菜汁和面,以及塑形的技巧,品质就很容易把控。
这技术含量,比白吉馍低了不止一个档次,根本不怕别人偷学。
而且,这东西太扎眼了!
刘师傅可以想象,当一辆三轮车上,摆着一排金灿灿、绿油油的口袋馍。
那视觉冲击力,根本不需要吆喝,就能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就它了!”刘师傅把最后一口吃完,重重地点头,“丫头,这个法子,比白吉馍还好!”
“那咱们还找外面的人做吗?”赖春生问出了关键问题。
“找!”林晚的回答斩钉截铁,“不仅要找,还要找个手艺好的,跟咱们长期合作。”
她看着众人兴奋的脸,心里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
蔬菜口袋馍,不仅解决了早饭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它将“红星快餐”的产品,从单纯的“好吃”,提升到了“好看又好吃”的全新境界。
这不仅仅是增加一个品类,这是一次品牌的全面升级。
“春生哥,”林晚看向赖春生,眼睛里闪着光,“明天你跟我出去一趟,咱们去给‘红星快餐’,找一个靠谱的盟友。”
赖春生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把胸脯拍得“嘭嘭”响:“好嘞!保证完成任务!”
敲定这一切,大家才各自回家。
作坊里只剩下林晚和刘师傅。
热闹褪去,林晚拿出账本和算盘,开始算蔬菜口袋馍的成本。
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地响着,她的眉头却微微蹙起,还时不时地朝门外张望。
刘师傅坐在一旁,忍不住地笑:“李洋这臭小子,肯定是被所里的事绊住了,分钱的事改天算也一样。”
林晚叹了口气。
本想着今天当着刘师傅和李洋的面把他俩的分成给他们。
谁知道李洋答应的好好的,可等到了现在都还没过来。
就在这时,作坊门口传来了一阵熟悉的自行车铃声。
林晚赶紧朝外看去,却发现来的人并不是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