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他们几个小学徒也跟着起哄:“那我们呢?我们是什么?”
“你们是咱们快餐店的储备干部!”
“哈哈哈!”
小小的院子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之前所有的辛苦和等待,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最纯粹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李洋靠在门框上,看着这热闹的一幕,心里的那点失落也被冲淡了不少。
他觉得,林晚说得对。先把眼下的事干好,干出个名堂来,他才有底气去走那条更远的路。
“小嫂子,”他开口,打断了大家的笑闹,“执照拿到了,咱们是不是该商量一下,啥时候开张?”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林晚。
林晚心里早有盘算。
“三天后。”她伸出三根手指,“这三天,咱们不做别的。先把开张要用的所有东西备齐,米、肉、蛋、菜、调料,一样都不能少。”
“然后把卤肉饭的制作流程再过一遍,从洗菜切肉到蒸饭摆盘,每个人都要做到闭着眼睛都不会出错。”
“最后”她顿了顿,看向赖春生。
“赖大哥,你找人做个大点的招牌,就写‘红星快餐’四个字。”
“要红底金字,越大越显眼越好!再做几十个小木牌,上面写上咱们的菜单和价格。”
“卤肉饭,六毛。加蛋卤肉饭,六毛五。单加卤蛋,一毛。单加小菜,五分。”
“再弄个开业酬宾的活动。”林晚继续道,“开业头三天,凡是买卤肉饭的,都送一份咱们的招牌小菜。”
“送小菜?”赖春生有点肉疼,“那咱们不是亏了?”
“这叫放长线钓大鱼。”林晚笑着解释,“头三天不为挣钱,就为赚个吆喝,把名气打出去。”
“只要东西好吃,不怕以后没回头客。”
“行,我一会就去办。”赖春生现在对林晚佩服得五体投地,只要她安排,他一定就会去办。
“还有,”林晚看向李洋,“李大哥,开张那天,你得出面,请街道办的马姨过来,剪个彩,说几句。”
“咱们是街道扶持的项目,这个面子得到位。”
李洋点点头:“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
一桩桩一件件,林晚安排得井井有条。
原本还沉浸在喜悦中的众人,立刻又被注入了一股新的干劲。
接下来的三天,整个作坊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
刘师傅带着徒弟们,一遍遍地调试着卤汁的口味,研究米饭的蒸煮时间。
每一锅卤肉出锅,他都要亲自尝过,确保肥瘦相间,入口即化。
孙大姐她们则负责清洗和准备配菜,萝卜丁要切得大小均匀,青菜要焯得碧绿生脆。
赖春生更是跑断了腿,先去淘了一辆二手的大三轮车。
又找焊工师傅,根据林晚点要求改装成一辆餐车。
还找了城里最好的木匠做了招牌,往餐车上一挂,那四个斗大的金字,格外显眼。
顾老爷子也帮着写了几百张小传单,上面印着“红星快餐,好吃不贵,开业大酬宾”的字样。
准备开业前一天去附近的工厂和居民区发。
林晚则像个总指挥,哪里缺人手就顶上,哪里出了问题就立刻解决。
她还设计了一套标准化的出餐流程,谁负责打饭、浇汁,谁负责配菜,谁负责打包收钱,分工明确,保证开业那天人再多也不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