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楼的瞬间,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混杂着灰尘和木材腐烂的味道。他们打开手电筒,光柱在黑暗中晃动,照亮了大厅里的立柱和楼梯。大楼里静得出奇,除了他们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就只有窗外的风雨声。
你们听,有打字机的声音吗?一个叫赵小海的学徒小声问道,声音里带着颤抖。
别自己吓自己!李根生呵斥道,可他的声音也有些发紧。
他们沿着楼梯往上走,楼梯是木质的,踩在上面发出的声响,在空旷的大楼里格外刺耳。每上一层,空气就更阴冷一分,手电筒的光柱里,能看见飞舞的尘埃。走到三楼的时候,赵小海突然的一声叫了出来。
怎么了?其他人都围了过来,手电筒的光都聚在他身上。
我...我刚才看见一个白影子从那边过去了。赵小海指着走廊的尽头,脸色惨白。
李根生壮着胆子走过去,用手电筒照了照,走廊尽头只有一扇紧锁的窗户,雨点正顺着玻璃往下流。哪有什么影子,是你看花眼了!李根生说着,从怀里掏出白酒,猛灌了一口。
他们继续往上走,终于到了钟楼的顶层。钟楼里挂着巨大的铜钟,钟摆静静地垂着,在手电筒的光下泛着冰冷的光泽。就在这时,一阵隐隐约约的哭声传来,那哭声细细的,带着无尽的委屈,混着窗外的风雨声,钻进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五个年轻人瞬间僵住了,手电筒的光柱都忘了晃动。哭声越来越近,仿佛就在他们身后。李根生猛地转过身,手电筒的光照过去,只见一个穿月白色连衣裙的姑娘正站在他们身后,头发湿漉漉的,脸上沾着血污,正是传闻中的沈青瑶!她的双眼圆睁,瞳孔里映着手电筒的光,和当年王婆婆看到的一模一样。
啊——赵小海率先尖叫起来,转身就往楼下跑。其他人也反应过来,跟着他一起狂奔,楼梯的声和他们的尖叫声在大楼里回荡。李根生跑在最后,他回头看了一眼,只见沈青瑶的身影飘了起来,朝着铜钟的方向飞去,她的手里还攥着一匹藏青色的绸缎,正是当年她给母亲买的那匹。
他们连滚带爬地跑出江汉关,一路狂奔回宿舍,直到关上房门,还在不停地发抖。那天晚上,五个年轻人都发起了高烧,嘴里胡言乱语,说的都是钟楼里的场景。病好以后,他们都变了,赵小海得了失魂症,整天呆呆地坐着,嘴里反复念叨着白裙子;李根生则再也不敢提两个字,每次路过江汉关,都会绕着走,头都不敢抬。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深夜去江汉关探险了。沈青瑶的传说,也随着江汉关的钟声,一代又一代地在武汉流传着。
建国后,江汉关大楼被改成了博物馆,里面陈列着武汉百年的历史文物。工作人员说,每到风雨交加的夜晚,钟楼里偶尔还会传来奇怪的声音,有时是哭声,有时是打字机的声响。有一次,一个年轻的讲解员在整理文物时,发现了一枚铜制袖扣,上面刻着一个字。她去查了当年的卷宗,发现民国时期汉口有个姓陈的官员,曾在洋行附近有过劣迹,后来因为贪腐被革职,不知所踪。可这枚袖扣和沈青瑶的案子有没有关系,谁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