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93章 苏东坡之死

第393章 苏东坡之死(2 / 2)

临终前,这位大文豪仍倔强地认为‘此而不愈,在天也!’他躲过了‘乌台诗案’的构陷,熬过了贬谪岭南的艰辛,最终,却倒在了对自己医术的盲目自信之下。

即便是苏东坡这样智慧超群的人,一旦陷入了对医学知识的过度自信和固执己见,也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连苏东坡尚且如此,”林远志将话题拉回现实,语气愈发犀利,“我们今天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仅仅凭着网络上搜来的零碎知识、广告里听来的夸大宣传,就盲目进补,这岂不是更加危险?

那些鼓吹‘补药万能’的商家,又何尝不是在利用这种‘人人都可成半个医生’的错觉,批量地制造着现代版的‘苏轼悲剧’?

所以,我今天站在这里,想要强调的不仅仅是补药本身的问题,更是一种对健康、对医学的敬畏之心和科学态度。健康不能靠自信和补药堆砌,专业的诊断、科学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千金方’。”

林远志的首次试讲结束。

副导演金谷走上前,先是肯定了内容的质量和观点的鲜明,然后提出了一些技术性建议:

“林医生,您讲的内容非常扎实,逻辑清晰。不过,为了节目效果,我们在表情和语气上可以再调整一下。

比如在提到历史案例时,可以带点唏嘘感慨;在批判现状时,语气可以更坚定、甚至带点痛心疾首。

另外,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手势等肢体语言,增强感染力。我们再来一次试试看?”

休息了大约十分钟后,金谷通知第二次试演开始。

这次,提词器会在预设的节点暂停,蒋沁芸作为提问人,将从舞台另一侧出现,对林远志的观点进行诘问。

金谷简单跟两人沟通了配合的节奏:“林医生,您讲到停顿处,就自然看向蒋小姐的方向。蒋小姐,您的问题要带点质疑和辩论的感觉,但注意分寸,是探讨,不是攻击。目的是引出林医生更深入的阐述。明白了吗?”

两人都点了点头。

金谷走开后,蒋沁芸趁着灯光还未完全就位,凑近林远志,脸上带着俏皮的笑容,压低声音说:“志哥,我们……多久没合作过了?”

林远志看了她一眼:“合作?我们上次‘合作’是什么时候?”

蒋沁芸不以为意,笑着说:“没过去多久啊!难道在你学校那次,不算合作吗?”

这话勾起了林远志的回忆,那正是他明确拒绝蒋沁芸,让她别再在自己身上浪费时间之后不久的事。

他沉默了下来,没有接话。

“请两位嘉宾就位!”金谷的声音通过耳机传来。

两人收敛心神,各自走上那个布置得像古代论剑台或现代辩论场的演播台,各站一边。

灯光再次聚焦。

第二次试演开始。

林远志调整了状态,在讲述历史时,脸上适时流露出对古人蒙昧的惋惜;在抨击现状时,眼神锐利,语气更加沉痛有力,并辅以恰当的手势,整个演讲的感染力果然提升了不少。

轮到蒋沁芸出场了。

她走到台前,面对林远志,脸上带着一种好奇又略带挑衅的表情,问题提得恰到好处,确实有种“抬杠”的感觉,瞬间让平淡的讲述变得有了交锋的张力:

“林医生,您说的古代人吃丹药出事,那是因为他们不懂科学,而且那些丹药里的重金属毒性当时也没被充分认识。但现在市面上很多保健品都是经过国家合格检查的,安全性有保障,这不就避免了过去的问题了吗?”

“那照您这么说,普通人感觉身体虚弱、亚健康,又不可能天天跑医院,他们不靠吃点保健品调理,还能怎么办呢?”

“而且,购买保健品是消费者的个人自由吧?这顶多算是个人养生选择,怎么就上升到‘制造病人’这么严重的程度了呢?”

“厂家推销自己的产品,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啊。不然生产出来的东西卖给谁?这也有错吗?”

她的问题层层递进,确实起到了“炒热气氛”、激发辩论的效果。

林远志则沉着应对,见招拆招:

“首先,人如果不是经过专业诊断确定的‘虚证’,是完全不需要额外进补的。而是否属于虚证,绝不能凭自我感觉。”

他举例说明:“比如,一个人老是觉得自己乏力,就自认为气血不足,于是去买阿胶、红枣、人参来吃。但吃完真的就好了吗?

多半不会。因为乏力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不找到导致乏力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熬夜、可能是压力大、可能是饮食不节、甚至可能是某种潜伏的疾病——那么光靠吃补药,无异于扬汤止沸。

这就好比,一个人因为熬夜打游戏导致考试成绩差,你只盯着‘成绩差’这个结果,拼命给他补课、吃补脑药,却不解决他‘熬夜打游戏’这个根源,他的成绩可能提升吗?我想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明白。”

面对蒋沁芸关于“普通人不懂专业”的质疑,林远志回应道: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普通人确实不具备专业知识,但我们可以观察和学习基本的健康常识。大家可以去看看那些真正长寿老人的生活记录,会发现他们中几乎没有谁是靠天天吃补药获得长寿的。

健康的核心在于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心态平和这四大基石,而不是依赖外来的补品。

中医自古以来,真正的主流思想也从不提倡正常人乱吃补药,而是强调‘食疗’,即通过日常食物的性味来平和地调理身体。

而即使是食疗,也最好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因为食物也有偏性。”

最后,他再次强调:“我再次重申,真正的中医,无论在哪个朝代,其核心精神都是‘辨证论治’,‘补虚泻实’,反对无病进补、滥用药物。

只有那些偏离了医道、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人’,才会不断地告诉人们需要吃补药,然后开出大量昂贵而未必对证的补益之品。”

……

一场演练下来,观点交锋,节奏紧凑,效果比第一次单纯演讲好了很多。

演练结束后,林远志和蒋沁芸走下台,其他几位嘉宾也围拢过来,纷纷表示:

“林医生讲得太透彻了!真是学到了很多!”

“哎呀,感谢林医生揭露这些保健品黑幕,以后可真得擦亮眼睛了!”

金谷也对两人的表现表示满意:“非常好!就保持刚才这样的状态和节奏。我们明天正式录播。今天晚上请两位好好休息,养精蓄锐。接下来的时间两位可以自由活动了。明天具体的录播时间,我们会提前电话通知。”

众人散去后,蒋沁芸很自然地走到林远志身边,笑着说:“志哥,反正现在也没事,这影视城还挺大的,好多仿古建筑挺有意思的。陪我逛逛可以吗?”

林远志想着确实没有其他安排,回去也是待在酒店,便点了点头:“好。”

两人并肩走出录制大棚,午后略带炙热的阳光洒在身上,将演播厅内那种被灯光和镜头聚焦的紧张感稍稍驱散。

影视城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仿若穿越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