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末代中医 > 第388章 开什么玩笑,你让我吃火药?!

第388章 开什么玩笑,你让我吃火药?!(2 / 2)

也难怪他如此反应,作为烟花工厂的安全主任,他每天都要和硝石、硫磺、木炭这些易燃易爆原料打交道,深知其危险性和化学特性,从未想过这东西竟然能入口。

诊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文静如也吓了一跳,担忧地看向林远志。

林远志面对董先生的激烈反应,却异常平静,他抬手虚按了一下,示意对方稍安勿躁:“董先生,你别激动。你说的没错,制作黑火药的原料之一,确实是硝石。但你先听我解释。”

他语气沉稳,条理清晰:“首先,能入药的硝石,是经过严格炮制、提纯的矿物药,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硝石)的结晶体,和我们日常接触的工业原料在纯度、性状、用法上是有区别的。

其次,用矿物、甚至是某些有毒物质入药,中医古已有之,比如朱砂、雄黄、砒霜等,关键在于辨证准确、炮制得法、用量精准。

就像西医也用硝酸甘油(同样是烈性炸药)来抢救心脏病患者一样,物质的用途,取决于如何使用,以及用在什么地方。”

他转向文静如:“静如,查一下《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里关于硝石的记载。”

文静如赶紧拿起手机快速检索,然后念道:“《神农本草经》将硝石列为上品,记载:‘硝石,味苦寒,主五脏积热,胃张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本草纲目》里,李时珍将其归入‘石部’,总结了其‘清热软坚,利尿泻下’等诸多功效。”

林远志点点头,接着对董先生说:“至于它化石的功效,我可能记混了出处。静如,再查查其他本草著作,有没有明确记载其‘化七十二种石’或类似功效的。”

文静如又搜索了片刻,回道:“《本草崇原》(清代张志聪著)在论述‘朴硝’时提到:‘能化七十二种石’。后世医家多有引用此说,虽为概数,意在强调其化石能力强大,适用于多种结石病症。”

“对,就是这个意思。”林远志看向董先生,“‘化七十二种石’是一种比喻和强调,就像说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并非确指,而是形容其化石能力广泛且强劲。中医临床和现代药理学研究都证实,硝石针对泌尿系结石、胆结石等,确有溶解、促排的作用。”

董先生脸上的惊疑之色稍退,但困惑又起:“那为什么要做成散剂服用呢?汤药不是吸收更快吗?”

“问得好。”林远志耐心解释,“不同剂型,作用特点和持续时间不同。治疗结石这种有形实邪,需要药力持续、缓和地作用于病灶,慢慢溶解、冲刷。散剂粉末,服用后吸收相对缓慢,能在体内维持更长时间的有效浓度,如同细雨润物,慢慢渗透、分化结石,比汤剂猛冲猛打更安全,也更适合持久战。”

董先生听着这有理有据、引经据典的解释,脸上的疑虑和愤怒渐渐被思考和信服所取代。

他沉默了片刻,再次仔细地看着那张处方,尤其是“硝石”那两个字,最终长长舒了一口气,苦笑一下:

“林医生,您别见怪。我干这行太久了,天天跟安全规程打交道,对‘硝石’这两个字太敏感了,第一反应就是危险、爆炸。

经您这么一解释,我才明白此硝石非彼硝石,药用和工业用完全是两码事。行,我相信您的专业判断!这药,我吃!”

林远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谨慎是好事。有任何不适,及时复诊或联系我。”

董先生拿着药方离开了。

文静如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松了口气,小声对林远志说:“这位董先生可真是问题又多,反应又大。既然那么不相信,干嘛还非要来看呢?”

林远志一边洗手,一边淡然道:“恰恰因为他是内行,深知硝石的某些特性,才会产生如此剧烈的质疑。他的反应很正常,甚至可以说是负责任的表现。而我们医生的责任,就是用扎实的理论和清晰的解释,去消除这些合理的疑虑,建立信任。”

文静如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不过林医生,现在临床上用硝石这味药的确实不多了,很多医生都用芒硝代替,觉得更安全一些。”

“芒硝清热泻下、软坚散结之力强,常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林远志分析道,“但论到溶解、化消有形实邪,特别是结石,硝石的针对性往往更强。当然,鸡内金健脾消食、化石通淋,药性平和安全,是治疗各种结石最常用的要药,常作为基础。具体用药,还需根据结石成分、患者体质等因素综合权衡。”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封总凑过来,好奇地问:“师兄,上午那个肾结石的董先生,后来你怎么给他治的?结石不小啊。”

林远志简单复述了一下辨证思路和所开的方药。当听到“硝石”时,封总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差点被饭噎住:“师兄!硝石,你真敢开啊?!书上不是说它‘大寒,泻下猛烈’吗?万一病人吃了腹泻不止怎么办?”

“关键在于炮制、配伍和剂量。”林远志从容解答,“我用的剂量很小,与甘草同用,能缓和其寒峻之性。更重要的是,它与汤剂中补肾健脾温阳之药相伍,君臣佐使,相互制约,既能发挥其化石之长,又能抑制其不良反应。中医组方的精妙就在于此。”

封总听完,脸上露出佩服的神情:“原来还可以这样配伍运用!又学到了一招!”

一旁的宋金喜也加入了讨论:“化石药的选用固然重要,但找到结石形成的根本病因更重要。如果只清热利湿、攻坚化石,忽略了补肾益气、恢复气化功能这个根本,即使暂时排掉了结石,体内环境未改,以后很可能还会复发。”

“金喜说得对,治病必求于本。”林远志表示赞同,“补肾也需分明阳。像董先生,舌不红,苔不燥,脉不数,无明显热象,属于肾阳虚湿蕴,故用巴戟天、桑寄生、狗脊温肾阳、强腰膝、祛风湿。

若患者兼有口干、舌红、脉细数等肾阴虚表现,则需加用生地、玄参、女贞子等滋阴之品。若虚实寒热难以截然区分,滋肾丸(知母、黄柏、肉桂)寒热并用,滋阴泻火,化气行水,也是个不错的底方选择。”

封总又问:“那如果单纯用常用的三金汤(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效果会差很多吗?”

“三金汤或五金汤,核心在于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对于湿热蕴结初起、结石较小者有效。”林远志解释道,“但它们缺乏温补肾气、提供排石动力的药物,也缺少像硝石这样强有力的化石专药。对于病程较久、结石较大或体质偏虚的患者,力道就显得单薄了。”

宋金喜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三金汤我知道是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那五金汤呢?我好像没听说过具体是哪五味药?”

林远志看向封总:“小封,你知道吗?”

封总摇摇头:“好像说法不太统一,我也记不清具体配伍。”

林远志说:“五金汤是在三金基础上,常加上郁金(行气化瘀)、金铃子(川楝子别名),或者有的地方会加上郁金和金沙牛。目的是增强行气、止痛、通淋的效果。”

“金沙牛?”宋金喜和封总异口同声地表示疑惑,“这是什么药?没听说过。”

林远志提示道:“就是地牯牛的别名。”

“哦——!”两人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蚁狮啊!”

一直在旁边安静吃饭听着他们讨论的萧宣,这时插话道:“地牯牛我知道,药房里有这味药,平时用得不多。以前饮片采购清单我都过目,有点印象。不过你们不说,我也不知道它主要是用于治疗结石病的。”

文静如笑着对萧宣说:“宣姐,你是掌柜,是幕后掌控大局的老板,懂得经营管理、把握方向就好了,这些具体药材的深奥功用,不需要了解得那么细致啦。”

萧宣却摇摇头,很认真地说:“话不能这么说。既然经营的是中医馆,多少也得懂一些基本的中医中药知识,不然和客户、医生沟通起来,会显得很外行,也容易判断失误。至少大的方向和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还是要了解的。”

她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拍了拍手,提高声音对餐桌上的所有人说:“对了,正好大家都在,提前通知一个安排:明天下午,在市中心的龙腾广场,有一个大型联合义诊活动。是市里组织的‘国际大众健康节’的配套活动之一。到时候本市几家大医院和知名诊所都会派专家团队设点义诊。我希望我们林医馆也能全员参加,这是一个回馈社会、展示形象、也是向同行学习的好机会。”

林远志有些好奇:“国际大众健康节?第一次听说这个节日。”

“算是比较新的一个倡导健康的主题节日吧。”萧宣解释道,“到时候场面肯定很热闹,预计人流量会很大。我们主要负责中医咨询、简单诊察、健康指导,原则上只诊断,不开具复杂药方,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食疗、养生方建议)。”

封总一听,立刻笑道:“我有预感,咱们林医馆的摊位前,排队的人肯定会最多!毕竟平时一号难求啊!”

宋金喜也点头表示认同:“我也有同感。估计很多挂不上号的市民,都会趁这个机会过来咨询。”

“所以大家要打起精神,做好准备,展现出我们林医馆的专业和风采。”萧宣鼓励道,“义诊结束后,咱们就不回医馆了,直接去龙凤饭店,我订好了包间,搞个团队建设,大家一起吃顿大餐,放松一下!”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食堂里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