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1981:渔火照蛟龙 > 第95章 技术合作显成效,育苗养殖初设想

第95章 技术合作显成效,育苗养殖初设想(2 / 2)

家人的支持,让张西龙底气更足了。

说干就干。在等待陈景和专家小组到来的期间,张西龙带着大壮和赵小山,开始对山海屯附近的海域进行更详细的勘察。他们划着小舢板,测量不同区域的水深、流速、底质,观察藻类生长情况,寻找适合悬挂养殖笼筏的避风港湾。

他还特意跑了几趟县图书馆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寻找一切关于海水养殖的书籍资料,哪怕是只言片语也好,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他了解到,生蚝(牡蛎)养殖主要有底播、棚架式和吊笼式几种;鲍鱼则对水质要求更高,通常需要在礁石区投放人工鱼礁或者用网箱养殖。

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他初步设想,可以先在靠近碗礁岛方向、水流相对平缓、饵料丰富的内湾,尝试吊笼养殖生蚝;而在碗礁岛本身那片礁石区,则可以尝试小规模的鲍鱼底播增殖和护养。

几天后,陈景和果然带着一个三人技术小组,风尘仆仆地赶来了。他们带来了显微镜、水质测量仪、一些化学试剂和一大堆瓶瓶罐罐。

专家小组对张西龙选定的海域进行了详细勘察,取了水样和底泥样本,对张西龙初步选定的养殖区域给予了高度肯定:“小张同志,你很有眼光啊!这片海域水质清澈,营养盐丰富,流速适中,确实是搞贝类养殖的宝地!”

紧接着,就在张家的院子里,临时搭建起了一个简易的“实验室”。技术员们将从碗礁岛带回的亲贝(性成熟的种贝)进行刺激,获取精子和卵子,在显微镜下进行人工授精,然后将受精卵放入特定的孵化桶中,控制温度、盐度和充氧,观察胚胎发育。

这一系列“高科技”操作,看得张家人和大壮、赵小山目瞪口呆,如同看天书一般。尤其是看到那些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受精卵在显微镜下分裂变化,更是觉得神奇无比。

“这…这就能变成生蚝苗?”大壮挠着头,难以置信。

“科学就是力量啊!”陈景和笑着解释道,“人工育苗可以大大提高苗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比自然海区采苗效率高得多!”

张西龙则看得无比认真,不懂就问,拿着个小本子不停地记录。他深知,这才是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

第一批人工授精的贝苗成功孵化了出来,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桶,却标志着山海屯、乃至整个县的海水养殖业,迈出了从无到有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日子,张西龙几乎整天泡在临时实验室和选定的养殖海区,跟着技术员学习水质监测、饵料投喂、病害防治等基础知识。大壮和赵小山也被他拉着一起学。

同时,根据技术员的指导,他们开始动手制作简易的养殖筏架和吊笼。用毛竹做浮梗,用废旧轮胎做浮子,用聚乙烯绳编织养殖笼…虽然简陋,却是一切梦想开始的地方。

小小的山海屯,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合作项目,悄然发生着变化。人们看着张家院子里那些奇怪的瓶罐和忙碌的技术员,看着张西龙带着人整天在海边敲敲打打,放下奇怪的筏架,议论纷纷,有好奇,有怀疑,也有隐隐的期待。

张西龙知道,这条路很长,很难,甚至会失败。但他更知道,这是一条必须去探索的路。

捕捞与养殖并举,传统与现代结合。

“海龙王”的称号,或许将来会变成“养殖大王”?

未来,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