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智神僧离寺的消息,如同阴云笼罩青云山。天音寺四大神僧之一,佛法精深,尤擅超度魂灵,其目标直指碧瑶,带来的压力远非云易岚、万人往之流可比。那是一种源自道统、理念、乃至生命层次的根本性对立,带着“替天行道”的大义名分,令人窒息。
通天峰的气氛愈发凝重。重建工作仍在继续,但每个人的心头都压着一块巨石。张小凡坐镇玉清殿废墟临时清理出的石台,面前悬浮着青云山灵气流转的微缩阵图,指尖混沌之气流转,修复着护山大阵最核心的几个破损节点,速度极快,却眉头紧锁。他的心神,大半系在身旁的碧瑶身上。
碧瑶近日异常安静。她不再四处净化地脉,而是常常独自坐在幻月洞府入口那块光洁的巨石上,仰望着夜空中的明月与星辰,一坐便是数个时辰。灵体散发的星辉不再活跃流转,而是内敛如月华般静谧流淌,眉心的星辰印记与天心明月隐隐呼应,气息愈发深邃,却也透出一丝难以言喻的疏离感。她在尝试更深层次地沟通太阴星力,寻找应对佛门神通的方法,但这过程,似乎也让她的灵体发生着某种微妙的变化。
“瑶儿,”张小凡结束一轮阵法修复,走到她身边,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担忧,“还在想普智的事?”
碧瑶回过神,转头对他微微一笑,笑容依旧清澈,却少了往日的跳脱,多了份沉静:“嗯。凡哥哥,我感觉到……月亮的力量,很特别。它很冷,但又很温柔,好像能照进人心里最深处的东西。佛法的力量……是不是也有点像?”她歪着头,像个好奇的学生,“它们都讲净化,讲放下,但为什么……感觉又不一样呢?”
张小凡在她身边坐下,握住她微凉的手(灵体的触感已愈发真实):“月华清冷,涤荡尘埃,是天地自然的净化。佛法慈悲,度化执念,是心怀众生的超脱。本无高下之分。但若执意以己度人,强行‘度化’,便是入了‘我执’的魔障。”他语气平静,却带着冷意,“普智若来,不为论道,只为强渡,那便是敌非友。”
碧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靠在他肩上,轻声道:“我不怕他。就是……有点难过。为什么他们总觉得,我这样活着,就是错的呢?难道只有按照他们想的样子存在,才是对的吗?”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委屈和迷茫。
张小凡心中一痛,揽紧了她:“天地之大,道法万千。你的存在,天地已鉴,星轨为证,何错之有?错的,是那些容不下不同的狭隘之心。”
就在这时,曾书书的身影如疾风般掠至,脸色前所未有的难看:“掌门师兄!碧瑶师姐!普智神僧……已到山门外!就在山门牌坊下静坐,言明……要见碧瑶师姐,与她‘论道解惑’!”
来了!
张小凡眼中寒光一闪,周身气息骤然变得危险起来。碧瑶也直起身子,灵体星辉不自觉的流转加速,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
“来了多少人?”张小凡沉声问。
“就他一人!”曾书书语速极快,“身着月白袈裟,手持念珠,就在牌坊下坐着,气息……深不可测!他说……若一炷香内,碧瑶师姐不出面,他便要……吟诵《地藏本愿经》,以无上佛法,涤荡青云山‘残灵执念’,以免贻害苍生!”
“好大的口气!”水月大师冰冷的声音传来,她与田不易、商正梁等人也已闻讯赶来。田不易气得胡子翘起:“这秃驴!当我青云是什么地方?!轮得到他来涤荡?!”
“掌门,”水月看向张小凡,眼神锐利,“普智此行,绝非简单论道。他是要以佛法强行感应、甚至度化碧瑶姑娘的灵体!若碧瑶姑娘灵体被佛光侵染,后果不堪设想!绝不能让他得逞!”
张小凡缓缓起身,混沌气息内敛,却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他看向碧瑶:“瑶儿,你在此等候,我去会会他。”
“不,凡哥哥。”碧瑶却站了起来,星眸中闪过一丝坚定,“他是来找我的。躲,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她抬头望了一眼天心的明月,感受着体内与之共鸣的太阴星力,“我也想听听,他到底要‘解’什么‘惑’。”
张小凡凝视她片刻,看到了她眼中的坚持,最终点头:“好。我们一起去。”他深知,有些心结,必须由碧瑶亲自面对。
片刻后,青云山门,残破的“青云”牌坊下。
月光如洗,清辉遍地。一名面容清癯、眼神温润如古井的老僧,身着月白袈裟,静坐于地,手持一串乌木念珠,宝相庄严。正是天音寺普智神僧。他周身并无强大气势外放,却自然流露出一股祥和、宁静、仿佛能净化一切杂念的佛韵,与周围战后废墟的肃杀景象格格不入。
张小凡与碧瑶并肩而来,水月、田不易等青云首座紧随其后,面色凝重。更远处,无数青云弟子紧张地观望。
普智缓缓睁开眼,目光首先落在张小凡身上,合十道:“阿弥陀佛。张掌门,别来无恙。”声音平和,不带烟火气。
“普智大师。”张小凡还礼,语气平淡,“大师不在天音寺清修,驾临我青云,不知有何指教?”
普智目光转向张小凡身旁的碧瑶,那双温润的眸子深处,闪过一丝极淡的怜悯与凝重。“老衲为此女而来。”他直言不讳,目光如温暖的阳光,却又带着洞察灵魂的力量,笼罩住碧瑶,“女施主,你本已魂归幽冥,何苦以执念强留世间,化为此等非生非死之态?此乃逆天而行,执迷不悟,久之必生魔障,祸及自身,亦扰天地清宁。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老衲愿以佛法助你化解执念,重入轮回,得大自在,岂不胜过这般孤魂野鬼般的漂泊?”
他的话语如同暮鼓晨钟,带着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回荡在夜空中。不少心志不坚的青云弟子,闻言竟生出几分怅惘与认同之感。
碧瑶身体微微一颤,普智的目光和话语,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让她灵体深处的星辰之力都泛起涟漪。她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排斥,仿佛自已被这方天地当成了“异物”。但她立刻稳住了心神,眉心的星辰印记清光大放,与天心明月共鸣,一股清冷、孤高、自在的意蕴散发出来,抵挡住了那佛光的浸润。
她上前一步,毫无畏惧地迎上普智的目光,声音清脆而坚定:“大师此言差矣。碧瑶之生,非因一己执念,乃是凡哥哥不舍真情、青云同门舍命相护、星辰地脉机缘巧合,方得此一线生机。此身此灵,得天地星轨认可,与青云地脉一体,何来‘逆天’?何为‘漂泊’?”她抬起手,指尖星辉点点,拂过身旁一株在月光下顽强生长的新草,“我觉得现在很好,能看,能听,能感受,能守护想守护的人。大师口中的‘大自在’,若是以消弭我的存在、忘却我的情感为代价,那这样的‘自在’,我不要。”
普智眼中怜悯之色更浓:“痴儿。星辰地脉之力,终是外物。情感执念,更是镜花水月。你此刻感觉的‘好’,不过是执念构筑的幻象。待到星力散尽,地脉变迁,或是情缘生变,你这无根之灵,又将何依何靠?届时痛苦,远超今日。不若趁早放下,老衲以《往生咒》助你,洗尽铅华,重归纯净,方是正道。”
“放下?”碧瑶笑了,笑容在月光下有些凄清,却带着决绝的美丽,“放下凡哥哥十年寻觅的苦?放下水月大师、田师叔他们拼死相护的情?放下我自已……想要活下去、想要陪伴他的念想?大师,若连这些都能放下,那我还是碧瑶吗?与一块石头,又有何异?”
她深吸一口气,灵体星辉大盛,与天上明月、脚下地脉连成一片,声音陡然提高:“我的道,就在这情里,就在这守护中,就在这片生我、葬我、又让我归来的土地上!我不需要大师所谓的‘正道’!我就是我,碧瑶!是生是死,是人是鬼,是灵是怪,我都认!只要凡哥哥在,只要这片山在,我便是自在的!”
“冥顽不灵!”普智终于轻叹一声,眼中温润散去,化为凛然之色,“既然你执意如此,为免苍生受你这份‘自在’所累,老衲唯有行降魔手段了!”
他手中念珠突然绽放出柔和却无可抗拒的金色佛光!佛光并不刺眼,却带着度化一切、回归本源的宏大意志,化作一道光柱,罩向碧瑶!光柱过处,空气中残留的魔气、戾气纷纷如雪消融,显示出其精纯无比的净化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