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对着阿泽微微颔首,算是回礼,语气依旧平和淡然,听不出丝毫情绪,说道:“小友亦是有缘人。杨戬能与小友同行,危难之际得其相助,引导前行,亦是他的造化与福分。”
这话听起来像是寻常的客套与感谢,但落在阿泽耳中,却如同惊雷炸响!“有缘人”、“得其相助”、“引导前行”……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由玉鼎真人口中说出,其意味便显得格外深长!难道……这位真人真的已经察觉到了什么?察觉到了自己并非普通的散修?甚至……隐约猜到了自己与杨戬之间那层超越寻常“同行”的关系?
阿泽心中念头急转,背后瞬间沁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但他不敢流露出任何异样,只是将头垂得更低,用更加谦逊甚至带着一丝惶恐的语气回应道:“真人您太过誉了,晚辈实在不敢当。晚辈与杨戬兄弟不过是在这险恶山林中偶然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互相扶持,艰难求存罢了。实在谈不上什么相助与引导。”
玉鼎真人闻言,不再多言,只是那深邃的目光似乎又在阿泽身上停留了一瞬,仿佛已经得到了某种确认。他转而看向已经转过身来、恭敬侍立的杨戬,语气变得谆谆告诫,充满了师长的关怀与威严:
“徒儿,你既已入我门墙,便当时刻谨记,勤修八九玄功,参悟天地大道真谛。你身负血海深仇,救母之心切如焚,为师知晓,亦能体谅。”
他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但切记,道法自然,欲速则不达。修行之路,如同攀登万丈高峰,根基不稳,心性不定,纵然一时勇猛精进,终有倾覆之危。稳固道基,明心见性,洞悉自身与力量的本源,方是成就大道的根本所在。”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杨戬,语重心长:“力量,你未来自然会拥有,也必须拥有。但驾驭力量的智慧,与力量本身同等重要,甚至……犹有过之。莫要让仇恨蒙蔽了你的灵台,迷失了你的本心。”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绝不敢忘!”杨戬深深地躬身行礼,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但语气却无比虔诚和坚定。他此刻心潮澎湃,难以自已。不仅仅是因为终于拜得名师,踏上了梦寐以求的修行之路;更是因为师父玉鼎真人此刻的这番教诲,其核心要义,竟然与之前阿泽在溪边、在山岗上对他进行的那些关于“道理”、“智慧”、“师出有名”的引导,隐隐然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在境界和深度上更胜一筹!两者相互印证,如同在他心中点亮了两盏明灯,让他更加清晰、更加坚信自己未来所应该走的,是一条怎样的道路!
“嗯。”玉鼎真人看着弟子眼中那沉淀下来的光芒,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斟酌着什么,最终,又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这句话的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韵律,清晰地传入杨戬和阿泽的耳中:
“天道运行,看似渺渺难测,亘古不变,然则……宇宙尚有生灭,时空亦有涟漪,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谨守本心,明辨是非,顺势而为,或许……即便是在那看似万无可能的绝境之中,亦能凭借自身之力,争得那遁去的一……寻到一线渺茫,却真实存在的生机。”
这话,玄奥而模糊,像是在告诫杨戬未来修行路上可能遇到的劫难与转机,又像是在隐晦地回应着什么,其目光似乎不经意地再次扫过垂首肃立的阿泽。
说完这番话,玉鼎真人便不再多言,手中拂尘轻轻一摆,身影如同融入水中的墨迹,开始缓缓变淡,最终彻底消散在那浓郁的道韵与云雾之中。他身后的金霞洞府,那敞开的门户也随之缓缓闭合,云雾重新汇聚,紫竹复位,一切恢复如初,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再次完美地隐匿于这片天地之间。
洞外,只剩下刚刚经历了一场命运转折的杨戬兄妹,以及心绪如同乱麻、表面却努力维持平静的阿泽。
杨戬缓缓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阿泽。此刻的他,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如同经过淬炼后的璀璨光彩,以及一种沉淀下来的、无比坚定的意志。“阿泽,”他开口,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沉稳有力,“我已正式拜入玉鼎真人门下,成为师父的弟子。师父他已传授我玄门正宗的无上玄功,并谆谆告诫于我,需得耐心修行,不可急躁,务必先稳固道基,明心见性。”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双拳,骨节发出轻微的脆响,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我知道,救出母亲的道路,必然漫长而布满荆棘。但我向你保证,也向我自己保证,我绝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被仇恨蒙蔽双眼,只剩下盲目和急躁。我会谨遵师父的教导,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让自己真正变得强大起来!同时……”
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仿佛承载了更沉重的思考:“我也绝不会忘记你之前告诉我的那些话……关于‘道理’的重要性,关于行事需有‘大义’名分。力量与道理,如同我之双翼,缺一不可!”
此时的杨戬,仿佛在经历了家庭的剧变、荒野的磨砺、阿泽的引导以及玉鼎真人的点化之后,于一夜之间(或者说洞中时光)真正地成熟、长大了!苦难磨砺了他如钢铁般坚韧的意志;阿泽的引导为他打开了通往更广阔天地的视野,让他明白了抗争的另一种可能;而玉鼎真人的收录与教诲,则如同为他这艘在黑暗中航行的小船,点亮了灯塔,指明了前行的正确航道与方法。这三者的结合,共同作用,让这个年仅十岁的少年,迅速褪去了曾经的青涩、偏执与绝望,开始显露出未来那位智勇双全、沉稳果决、既拥有强大武力又兼具深沉智慧的司法天神的……清晰雏形!
阿泽看着眼前气质已然大变的少年杨戬,心中百感交集,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之情油然而生,几乎要冲淡那始终萦绕心头的沉重阴霾。他知道,自己之前的苦心引导,与玉鼎真人的正统教导,已经成功地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将少年杨戬送上了一条远比原本历史中更加稳健、根基更加牢固、也更具潜力和希望的成长之路!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是他跨越时空所能带来的、最积极的改变之一。
然而,他心中那块关乎瑶姬生死存亡的巨石,却并未因此而落下半分。玉鼎真人最后那句仿佛意有所指的“绝境之中,亦有一线生机”,如同魔咒般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这是否暗示着,这位智慧如海的真仙,已经接收到了自己之前那些小心翼翼传递出的、关于未来惨剧的模糊意念,并且……已经开始在暗中进行某种推演、布局或谋划?
他布下的局,已经借着杨戬拜师这一步,悄然展开。玉鼎真人这枚关乎成败的关键棋子,也已然就位,并且似乎展现出了超出预期的、积极的回应姿态。
但,这盘棋才刚刚开始。对手是执掌三界权柄、拥有绝对力量优势的玉帝与整个天庭。棋盘之上,变数无穷。而他们所能拥有的时间和机会,或许……远比想象中要更加紧迫和稀少。
杨戬的成长与蜕变,固然令人惊喜,给予了阿泽莫大的信心。但那悬于桃山之上、代表着死亡的倒计时沙漏,其时间之沙依旧在无情地向下流淌,每一粒的滑落,都敲击在阿泽紧绷的神经之上。
他们必须更快,更稳,也必须……更加小心谨慎。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寻找那唯一可能通向光明的狭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