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专项小组”会议,被安排在星耀传媒大厦一间中型会议室。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完全按照苏卿卿提出的条件——陆子琛和项目制片人必须在场,会议仅限工作讨论。
顾怀章提前十分钟抵达会议室。他今天穿了一身深灰色西装,没有系领带,衬衫领口随意地解开一颗,试图削弱一些过于正式和压迫的气场。他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洁的桌面,目光时不时扫向门口,泄露了他内心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
李峰站在他身后,能清晰地感觉到老板身上那股混合着期待、紧张甚至是一丝罕见的忐忑的低气压。
准时九点,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陆子琛率先走了进来,紧随其后的是苏卿卿。她穿着一身烟灰色的职业套装,长发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脸上没有任何妆容,只有唇上一点淡彩提亮气色。她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目不斜视,径直走到长桌另一端的座位坐下,与顾怀章隔了几乎最远的距离。
她甚至没有看他一眼,仿佛他只是会议室里的一个摆设。
顾怀章敲击桌面的手指倏然停住,心脏像是被那冰冷的视线冻结了一瞬。他看着她低头整理文件时那截白皙脆弱的脖颈,和紧抿的、透着决绝弧度的唇线,所有准备好的、试图缓和气氛的开场白,都哽在了喉咙里。
陆子琛坐在两人中间的位置,感受着这几乎要凝结成实质的尴尬与对峙,心中暗叹一口气,面上却带着职业化的笑容,主动开口打破了沉默:“顾总,q女士,既然人都到齐了,那我们就开始吧?今天主要讨论一下《星域幻想》中星灵族核心角色的服装定稿,以及与主要场景的融合问题。”
“好。”顾怀章率先收回目光,声音恢复了一贯的沉稳冷冽,将所有的私人情绪强行压下,切换到了工作模式。
苏卿卿这才抬起头,打开平板电脑,将设计图投影到幕布上,开始陈述。她的声音清晰、平稳,不带任何多余的感情色彩,完全沉浸在专业领域。
“……星灵族的设定是能量生命体与古老文明的结合,所以材质上,我选用了带有微弱自发光特性的智能纤维,模拟能量流动感。剪裁摒弃了传统缝纫,采用3d打印一体成型技术,强调非人感与神圣性。色彩以银白、冰蓝为主,但在能量爆发或情绪波动时,会通过内置LEd呈现脉动的金色或绯红色……”
她讲解得非常详尽,从设计理念、材质选择到工艺实现,逻辑严密,无可挑剔。即使是存心挑剔的人,也很难从专业角度找到破绽。
顾怀章听得异常专注。他不得不再次承认,她在设计上的才华和想法是顶尖的。这些设计不仅美观,更蕴含着对角色和世界观的深刻理解。他看着幕布上那些充满未来感又兼具东方神秘美学的设计图,仿佛看到了她这五年埋头苦干、浴火重生的每一个日夜。
“关于能量流动的视觉呈现,”顾怀章在她陈述告一段落时开口,他的问题直接切入技术核心,“如何确保在动态拍摄,尤其是在高速打斗和复杂光影环境下,发光效果不会失真或者与场景光冲突?现有的实时渲染技术,能否支撑如此细腻的能量变化?”
他的问题专业且切中要害,完全是从项目最终呈现效果出发。
苏卿卿似乎没料到他第一个问题就如此硬核,略微停顿了一下,随即流畅地回答:“我们与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一个小组进行了前期测试,开发了一套基于演员动态捕捉和环境光感知的自适应算法,可以实时调整发光元件的亮度、色温和流动速率,确保与环境的融合。这是测试数据和效果演示。”
她调出另一份文件,展示了复杂的算法逻辑和令人惊艳的测试片段。
会议室内陷入了真正的、纯粹的技术讨论。陆子琛和制片人也加入了进来,四人就技术实现、成本控制、拍摄周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顾怀章发现,当抛开私人情感,纯粹将苏卿卿视为一位顶尖的合作者时,沟通变得异常高效和顺畅。她的思维敏捷,知识储备深厚,对细节的把控近乎苛刻。他提出的许多严苛甚至刁钻的问题,她都能给出扎实的解决方案或清晰的解决路径。
这种在智力与专业层面上的碰撞与契合,是他从未体验过的。过去五年,他身边不乏优秀的合作者,但没有人能像她这样,仿佛能完全理解他构建那个宏大科幻世界的野心,并能用如此精准和富有创造力的方式将其视觉化。
他看着她冷静阐述时微微发亮的眼睛,看着她为了一个参数据理力争时微微泛红的脸颊,一种陌生的、混杂着欣赏、钦佩甚至是一丝与有荣焉的情绪,悄然滋生。
然而,每当会议间隙,或者讨论告一段落,那种无形的冰墙又会瞬间重新竖起。苏卿卿会立刻收起所有工作状态下的生动,恢复成那个面无表情、眼神疏离的q女士,低头整理笔记,或者与陆子琛低声交流,彻底无视他的存在。
她将公私分明做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