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丫不服气地嘟囔:\"那也比我们强,至少她爸是工人...\"
\"强什么呀!\"张小翠提高声音,\"她爸王叔叔一年到头就过年才能回来十来天,家里活一点帮不上。她妈妈邓阿姨又要照顾疯癫的外婆,还要拉扯他们姐弟...\"
云飞扬的心突然揪了一下。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女孩干活如此利索——常年帮母亲分担家务,让她早早练就了一身本领。
为了多挣工分,她从不偷懒歇息,像只不知疲倦的小蜜蜂。
山风拂过,带来远处孩子们的欢笑声。
云飞扬望着对面山坡上那个勤劳的小小身影,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敬意。
在这个大多数孩子还在玩耍的年纪,宁芳萍已经懂得用自己稚嫩的肩膀,为家人分担生活的重担。
这一刻,六岁的云飞扬对这个陌生的小女孩,生出了由衷的敬佩。
云飞扬再次看向认真地挥舞着小镰刀割草小姑娘,内心充满很不平静。
她动作麻利,不一会儿就割满一背篓青草,迈着小短腿往称重处跑去,小小的身影在山路上摇摇晃晃,却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八卦的一群小孩子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才恍然发现自己还没开始,立马慌乱的跑开,开始去找草。
不一会,那小丫头又回来了,继续割。
云飞扬注意到,她额前的碎发已经被汗水打湿,黏在红扑扑的小脸上。
那时的农村,正实行集体制。
家家户户按工分分粮,多劳多得。
王芳萍作为家中长女,父亲常年在外上班,工资也不多,母亲承担了家里的一切重活,所以,前世才早早去世,成为老婆的最大的遗憾。
小小年纪的就懂得挣工分养家,割草、放牛、翻苕藤...什么活都干。
云飞扬至今还记得六几年闹饥荒时,村里人吃\"仙米\"的情景。
那哪里是什么仙米,不过是观音土拌着糠麸。大人们饿得眼睛发绿,孩子们瘦得皮包骨头。
好多孩子吃\"仙米\"糊糊,结果堵在肠子里拉不出来,要了命……
所以,后来再苦再累,她都说,比原来好,从来不抱怨。
\"那时候,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啊...\"云飞扬轻叹一声,将妻子的绣鞋整齐地放在脚踏上。他记得包产到户后,有劳力的人家如鱼得水,可王芳萍家依然艰难。
她父亲帮不了忙,母亲一个人拉扯五个孩子,全靠方心姝这个大姐支撑。
村里人都说王家大姐懂事得让人心疼。
才七八岁就会做饭洗衣,照顾弟妹。
弟妹们摔了碰了从不哭闹,因为知道姐姐已经够累了。
云飞扬曾见过她背着最小的妹妹在田里除草,烈日下汗水浸透了补丁衣裳,却还轻声哼着歌哄背上的孩子睡觉。
\"我娘就是看中你这点啊...\"云飞扬苦笑,前世婚姻的悲剧从那时就已埋下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