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光线有些昏暗,陈设简单,只有一张书桌和几把椅子。
书桌后,坐着一位老人,正低头看着手里的一份文件。
他面容清癯,眼神却异常深邃,仿佛能洞悉一切。听到动静,他缓缓抬起头。
当何雨柱看清那位老人的面容时,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他的心脏还是猛地一缩,呼吸瞬间停滞!
然而,还没等唐非梵开口汇报,老人的目光已经越过他,直接落在了何雨柱身上。他的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人心,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带着浓重的口音:
“何雨柱同志,你提出的那个‘油膏’方案,很有创意,听起来像是把辣椒炒肉的法子,用到了西药上嘛。”
何雨柱紧张的心情稍微缓解了一点点,但心依旧跳得飞快。
微微前倾身体,目光紧紧锁定何雨柱,继续问道:
“不过,在我听正式汇报之前,我更好奇的是……你这些个点子,羽绒服、暖宝宝、压缩饼干,还有现在这个油膏青霉素,路子都很野,跳出了现有的框框。你一个年轻的工人同志,这些远超当前常见思路的‘灵感’,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嘞?”
来了!终极问题还是来了
何雨柱的后背瞬间就被冷汗打湿了!他感觉对方的眼神仿佛能看穿他的灵魂,看到他脑子里那个来自未来的系统“黑我”!
“回答自然,诚恳,突出实践和群众智慧!”
何雨柱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任何花言巧语在这位老人面前都是徒劳,唯有真诚和符合逻辑的解释才有一线生机。
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颤抖,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紧张和属于工人的朴实,回答道,“这个是我动手试过的。”
他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语言,“锻炼的时候,一锤子下去,火花四溅,有时候就能蹦出个好用的形状。我的这些想法,就像那蹦出来的火花。”
“在厂里,机器坏了,老师傅们经常用一些土办法就能修好,那些办法图纸上没有,说明书里不写,但就是管用!我看多了,就想着,别的难题是不是也能用这种‘土’办法试试?”
“比如羽绒服,就是看到鸭子冬天不怕冷,想着它的毛是不是特别暖和?暖宝宝和自热装置,就是看到铁粉和生石灰遇水冒热气,想着能不能利用起来?压缩饼干,是想着怎么能让干粮更顶饿、更方便带。”
“至于这次的油膏……”何雨柱挠了挠头,露出一个有点不好意思的笑容,“也是瞎想。我就琢磨着,咱家里熬的猪油,盖上盖子能放好久不坏,是不是因为它把东西和空气隔开了?那娇气的药粉,要是也能用类似的东西保护起来,是不是就能经得起折腾了?我就这么一想,具体行不行,还得靠唐教授他们这样的真专家来研究验证。我就是个提供火柴的,点火还得靠大家。”
他没有否认自己的作用,但把功劳极大地归于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语气诚恳,态度谦逊。
老人没有任何表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那细微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每一下都仿佛敲在何雨柱的心尖上。
唐非梵在一旁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
过了一会儿,老人脸上的笑容冲淡了之前的严肃,显得很是欣慰,“实践出真知,群众有智慧。你这个工人同志,很好嘛!肯动脑筋,善于观察,还能从生活里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叫‘接地气’!很好!”
何雨柱心里那块巨大的石头,终于“咚”的一声落了地,后背的寒意瞬间被一股暖流取代。
过关了!
“好了,你的‘火花’来源我清楚了。现在,唐非梵同志,你来具体说说,这个‘油膏’的研究,进行到哪一步了?遇到什么困难没有?”
唐非梵这才如梦初醒,赶紧上前一步,开始详细汇报初步的实验结果、巨大的潜力以及后续需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