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共鸣腕带”的成功研发,无疑给“闲人科技”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不仅提升了“护道者”小组的实战能力,也让官方工作组看到了这套“玄学科技”体系的巨大潜力和……令人头疼的复杂性。
秦岳大校在详细评估了测试数据后,立刻向上级打了报告,申请将“共鸣腕带”列为“特殊装备”,希望能进行小批量采购,装备给某些执行特殊任务的单位。
然而,当林闲和陈蕊开始着手规划量产时,一个之前被忽略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如同冰山般浮出了水面——
能源!或者说,驱动“共鸣腕带”的核心,“源晶”的稳定供应问题!
“科学派”和“玄学派”殊途同归,最终都采用了镶嵌“源晶”作为能量核心的方案。因为只有“源晶”这种蕴含秩序能量的结晶,才能如此稳定、高效地响应生命能量的波动,并释放出具备“秩序”特性的力场。
但问题是,“源晶”的产量,完全跟不上啊!
“源泉”项目目前的主力产出,依旧是那些乳白色的普通能量结晶。这种结晶能量密度低,稳定性也一般,主要用于实验室研究和“共鸣腕带”的基底材料能量补充。而能够作为腕带核心的、品质更高的“源晶”(至少需要达到能稳定激发秩序力场的门槛),产出率极低!
林小聪的“意炼”是获取高品质“源晶”的唯一途径,但他状态起伏不定,“卓越品质”的源晶可遇不可求,就连次一等的、能用于腕带核心的“源晶”,产出也极不稳定,平均下来,几天才能出一两颗,还经常伴随着他本人的精神力透支。
指望他一个人“手搓”来满足批量生产,简直是天方夜谭!
“按照目前‘源泉’原型机的效率和品质控制,我们筛选出符合腕带核心标准的‘源晶’,月产量大概在……15到20颗左右。”陈蕊拿着生产报告,眉头紧锁,“这还不算研发消耗和‘护道者’小组日常训练的能量补充需求。如果要满足秦大校那边初步提出的一百只腕带的采购意向……我们的‘源晶’储备,连零头都不够。”
林闲看着报告上可怜的数字,也感到了一阵头疼。
这就好比好不容易设计出了跨时代的电动汽车,却发现全世界的锂矿产量只够造几块电池!
“能源危机”,竟然以这种形式,提前到来了。
“能不能优化‘源泉’原型机的合成工艺,提升高品质‘源晶’的产出率?”林闲问道。
负责“源泉”项目的工程师无奈地摇头:“林总,我们已经尽力了。那段特殊频谱是关键,但我们始终无法完全复现。林部长的‘意炼’更像是一种……艺术创作,无法用工业化的标准流程来复制。强行提高能量输入,只会导致能量失控和结晶碎裂。”
也就是说,技术瓶颈卡住了。
林闲揉了揉眉心。他之前光顾着搞应用开发,却忽略了最基础的能源供给问题。果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看来,得双管齐下了。”林闲沉吟道,“一方面,继续优化‘源泉’项目,尝试各种方法,哪怕只能将高品质‘源晶’的产出率提升一点点,也是胜利。另一方面……”
他的目光投向了办公室角落的保险柜。
“……我们得想办法,从‘蓝宝宝’那里,找到更高效利用秩序能量的方法。”
“蓝宝宝”作为“钥匙”碎片,其本身蕴含的秩序能量是“源晶”的亿万倍。直接利用肯定不行,风险太高。但或许,可以借鉴它的能量运行模式?或者,利用它散发出的能量场,来优化“源泉”的合成环境?
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