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磨合与暗流(1 / 2)

新装备的到来,像给东源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也带来了甜蜜的烦恼。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并没有急着再次出海勘探,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内部磨合上。

好东西也得会用、用好才行。小院旁边的空地上,临时搭起了一个装备调试区。

阿明带着深海作业突击队的队员们,几乎住在了这里,反复熟悉新潜水装备的穿脱、检查流程,模拟水下通讯,练习RoV的精准操控和机械臂的精细动作。

“注意平衡!水下不是陆地,每一个动作都要考虑水流和浮力!”

林凡站在一旁,看着队员们在水缸(特制的大型训练水槽)里进行适应性训练,不时出声指导。

他虽然凭借系统获得了远超常人的洞察力和一些特殊工具,但扎实的基本功和团队协作,是系统无法直接赋予的,必须靠时间和汗水来积累。

小玲则埋头在厚厚的说明书和电脑软件前,学习侧扫声呐的数据解读和成像分析。

当那台昂贵的侧扫声呐终于送达时,看着那复杂的接口和全英文的操作界面,连她都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凡哥,这东西……有点复杂啊。”

小玲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需要结合GpS定位、水深数据还有声波反射强度来成像,想要准确解读出海底是礁石、沙地、沉船还是特殊的底质,需要不少经验。”

“不急,慢慢来。”

林凡安慰道,“下次我们就在近海known区域扫描,把扫描结果和我们已知的海底地形对比,一点点摸索规律。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他知道,掌握这些“常规”的高科技设备,是掩盖他系统能力、让团队真正具备独立探索能力的关键。

与此同时,沈老板那边的合作也悄然开始。

按照协议,林凡这边提供的高品质野生海鲜,由赵老板的渠道初步汇总后,直接冷链专车送往省城沈老板的中央厨房。第一批货发出后不久,沈老板就亲自打来了电话。

“林老板,货收到了!品质无可挑剔!”沈青的声音透着满意,“尤其是那蓝纹贝,我的主厨赞不绝口,说肉质鲜甜弹牙,带着一股独特的海藻清香,是顶级的味道!客人反馈非常好!下一批的量,能不能再增加一些?”

“沈老板满意就好。”

林凡回应道,“蓝纹贝的产地比较特殊,产量有限,我会尽量保证供应,但大量增加恐怕有困难。我们可以稳定在目前的量,或者寻找其他同等品质的替代品。”

林凡没有因为对方的热切而盲目答应。

那片生长着特殊海藻和蓝纹贝的老礁盘区域,生态独特且脆弱,他必须坚持可持续捕捞的原则,这也是他“牧海”理念的核心之一。

“明白,珍品难得嘛。”

沈青似乎也并不意外,话锋一转,“对了,林老板,你上次提到的几种特殊海藻,我的研发厨师很有兴趣,下次能不能也附带一些样本过来?我们想尝试开发一些新的海鲜高汤或者创意菜品。”

“这个没问题。”

林凡爽快答应。海藻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提供样本不影响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