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武峰看出了李致远的尴尬,赶紧说道,“孩子们,该去吃饭了。”
“爸爸,我还不饿,我想听建国哥讲完故事。”林栋哲摇摇头,眼神里全是期待。
“这个故事太长了,你几顿饭不吃,都结束不了。还是先吃饭,以后有空再听你建国哥讲。”李致远说道。
林栋哲问道,“叔叔,你怎么知道这个故事很长。哦,我知道了,这个故事是叔叔你写的,所以你知道这个故事还有很长。”
李致远可不想当文抄公,马上就想否认。可李建国动作比他快,率先开口,“对,这就是我爸爸写的。他说想写点故事投稿,给我挣点零花钱。”
李致远瞪了李建国一眼,此时已不好否认,否则就是拆台。拆台可不行,我拆你的,你拆我的,什么东西都得塌房。
“李工,没想到你还会写小说。也是,别的不会,科幻小说,还挺适合我们这种理工男的。”林武峰笑道。
“林工,要不你也试试写一部。我们一起投稿,挣钱买台电视机,买台大冰箱,最好还能买一台空调。”李致远越说,越觉得此时的物质条件也太差了。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好在,不用吃剩菜,其实也没有什么菜可以剩下来。
“李工,你这愿景很大呀。我考虑考虑,到时候如果我写了,还请你斧正。”林武峰被李致远勾起了“野心”,空调不敢想,但电视机和电冰箱是可以够得着的。
孩子们就在这两人考虑投稿小说的时候,一窝蜂地往小院里跑去。刚出锅的红烧肉,非常香。这可是,黄玲好不容易抢到的五花肉。
除了红烧肉,还有腊肉。自从技改开始,黄玲也没时间做大菜了,都是简单地炒点青菜、鸡蛋,有时候也会炖个汤。四个小孩,好久没吃肉了。肉香味似乎比科幻故事更有吸引力。
李致远和林武峰随即拿着一瓶酒回来,他们俩的位置早就放好了餐具甚至酒杯。落座之后,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讨论小说大纲。不一会,在李致远的潜移默化下,林武峰的故事就构思好了。
可惜,如今还在忙于技改,没时间打磨小说。
晚上,李致远看李建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老李,几个意思,看我很不顺眼的样子。”李建国一边泡脚一边喝茶。
“你是要逼着我做文抄公呀,我的节操要掉了。”李致远想想都生气。
“天下文章一大抄,有什么好纠结的。再说了,你可以借鉴,也可以当成是致敬。这样你会不会好受一点。”李建国揶揄道。
李致远想想,舒服一点了。他好像也不用完全抄,部分抄,借鉴一下也是王炸。别人写科幻要靠想象力,他不用呀,他靠记忆力。
“借鉴一下,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得等我忙完技改。”李致远说道。
“老李,你搞什么技改,对你有什么好处。瞎忙活,搞不懂你想什么。费神费力,还容易出问题,又没什么好处。高风险,低收益,何必呢。还得搭上人情。”李建国无法理解李致远的行为。
“你懂什么?技改能提高棉纺厂的竞争力,说不定,以后就不会破产改制。我比较喜欢集体团结努力的氛围。你没看到,那种全体工人昂然奋进的状态,这在以后是不可能再看到了。这个时候,工人就是真正的主人翁。”李致远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