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承平已久,武备松弛,军队一触即溃。
更令人心寒的是,临安城内的皇亲国戚、高官显贵、乃至许多富商巨贾,闻风丧胆,不是主张议和投降,就是携带家眷细软,仓皇南逃。
临安城,这座南宋的行在,顷刻间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与混乱之中,宛如一座即将被抛弃的孤城。
就在这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李莫愁与杨康站了出来!
他们没有逃跑,反而利用手中强大的资源网络,迅速行动。
沈玉清调动所有商铺力量,稳定市场,安抚民心,将储存的粮食部分公开平价售卖给百姓,部分充作军粮。
苏玉洁则指挥所有医馆大开方便之门,收容伤兵和逃难百姓,同时组织医女药童准备战时救护。
杨康更是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举动——他在临安城头,面对惶恐的军民,公开亮明身份:“我乃杨家将后人,杨再兴玄孙,杨康!”
“先祖为国捐躯,今日焉能坐视胡虏践踏我山河!”
杨家将的忠烈之名,在南宋民间拥有极高的威望,此言一出,如同在死水中投下巨石,瞬间激起了无数血性男儿的豪情!
李莫愁则以其超一流的武功和冷静果决的指挥,迅速收拢溃散的宋军残部,与沈玉清麾下的四万余护卫合并整编,依托临安城高池深,构建防线。
她将网罗来的各类人才物尽其用——巧匠加固城防,水手控制河道,熟悉阵法者协助布防……
不愿逃跑的将士、被激起血性的百姓、以及李莫愁杨康麾下的核心力量,迅速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抵抗力量。
临安城,这座原本即将陷落的都城,在李莫愁、杨康等人的带领下,竟奇迹般地稳住了阵脚,亮出了决一死战的锋芒!
城头之上,“杨”字大旗与一面简单的“李”字旗并肩飘扬。
李莫愁白衣胜雪,面容清冷如霜,目光坚定地望着北方烟尘滚滚之处。
杨康一身戎装,手持长剑,立于其身侧,眼神锐利,再无半分昔日的纨绔之气。
身后,是暂得安定的百姓和同仇敌忾的将士。
一场注定惨烈无比的临安保卫战,即将拉开序幕。
这一次,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座城,更是心中的道义,与脚下这片土地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