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意(1 / 2)

---------------------------------------

接下来的日子,雪娘便成了林清霜与外界沟通的隐秘桥梁。

她利用出府采买的机会,悄悄打听铺面,物色人选。

林清霜则利用伺候老太太的空隙,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府里女眷们的喜好,留意着她们议论的时兴花样和香料。

她又借着给老太太念书的机会,翻看一些市井杂记、风物志,了解汴京的商贾百态。

几经周折,雪娘终于在西市靠近城隍庙、人流尚可却非顶级繁华的地段,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租下了两个相邻的小铺面。

一个稍小,位置略偏,做胭脂水粉铺;另一个稍大些,临街,做衣裳铺子。

雪娘又通过牙人,寻到了一个曾在老字号胭脂铺做过二掌柜、因得罪东家被辞退的周娘子,以及一个手艺精湛、擅长将普通料子做出新花样的老裁缝方师傅。

林清霜在幕后掌控着一切。她让雪娘将三百两银子大部分交给周娘子和方师傅做启动资金,小部分用于简单装修铺面和进货。

她通过雪娘传递指令:胭脂铺的货品要突出“新奇”和“精致”,包装用素雅的小瓷盒或竹盒,打上“凝香斋”的印记。

衣裳铺则取名“云裳阁”,主打“时新”与“合身”,方师傅的手艺加上林清霜根据前世记忆和当下观察提供的几个新颖花样(如改良的缠枝莲、别致的几何拼接),很快做出了几批样品。

开张之初,生意清淡。

林清霜并不着急。她让雪娘悄悄买通几个常在商户人家后巷走动的婆子,将几盒包装精巧、香气独特的“凝香斋”胭脂水粉和几方绣着新式花样的帕子,“无意”中送给几个小官家爱俏的丫鬟。

又让周娘子在铺子门口摆上试用的香露,方师傅则将几件式样新颖的成衣挂在最显眼处。

新鲜感是最大的吸引力。那些别致的香气、精巧的包装、从未见过的花样,很快在特定的圈子里小范围流传开来。

价格又比那些老字号、大铺子便宜不少。“凝香斋”和“云裳阁”的生意,如同初春的溪流,渐渐有了起色。

两年时间,在盛府的压抑与白眼、在暗中经营的心力交瘁中悄然流逝。

林清霜的小院依旧清冷偏僻。她依旧穿着半旧的素色衣衫,在老太太跟前低眉顺眼,在王若弗面前忍气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