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适应(1 / 2)

永寿宫内殿,炉火融融。

褪去了守灵时的素白,换上了象征妃位尊荣的锦缎宫装,文鸳斜倚在铺着厚实貂绒的暖榻上。

殿内陈设华贵雅致,熏着清冽的梅香,驱散着冬日的寒意。

景泰正小心翼翼地替她揉捏着因长时间跪拜守灵而酸痛不已的小腿,瑞珠则捧着一碗温热的安胎药,轻声道:“娘娘,药温刚好,该进药了。”

文鸳接过玉碗,浓重的药味让她微微蹙眉。

腹中这个在康熙帝驾崩的惊涛骇浪中悄然降临的小生命,如今已近三月(守灵二十七日加登基、册封等时日)。

这一个多月,是真正的惊心动魄。刺骨的寒冷、无尽的哀思、紧绷的神经,以及无处不在的窥探目光,都让她身心俱疲。

若非胤禛暗中命苏培盛送来的暖炉、参汤和专属太医的悉心照料,她真不知能否撑过来。

“孩子……”她放下药碗,手轻轻覆上小腹。

那里依旧平坦,只有些微的饱胀感提醒着内里正孕育的生命。

“你可知道,你来得多么不易,又多么……是时候。”

她低声呢喃,心中百感交集。这孩子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份“祥瑞”,是巩固她地位的基石,却也让她成了后宫旋涡的中心。

华妃(年世兰)那淬毒般的眼神,皇后(宜修)温和表象下的深不可测,还有那些同样怀着龙裔的曹贵人、芳贵人……无一不是隐患。

太后(乌雅氏)拒受尊号引发的朝野震荡,更如阴云般笼罩着整个紫禁城,连带着她们这些后宫妃嫔都感到压抑。

雍正帝登基之初,百废待兴,朝政千头万绪。铲除八爷党余孽、安抚各方势力、推行新政、还要应对太后掀起的风波……他几乎夜宿养心殿,极少踏足后宫。

然而,永寿宫却是例外。

每隔几日,无论多晚,皇帝的身影总会出现在永寿宫。

他不再穿着雍亲王的常服,而是一身明黄色的龙袍,带着前朝政务的疲惫与帝王独有的威压。

但踏入永寿宫内殿,面对文鸳时,那份冷峻似乎总会融化几分。

“今日感觉如何?可还难受?”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

他挥手免了她的礼,径直走到榻边坐下,目光落在她的小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