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稻田蟹(2 / 2)

田埂的高度要达到60-70公分,四周做好围栏,保证没有缝隙。

其次是蟹沟设计,开挖环沟,田间沟,宽度在1-3米,深度1米,苏酥选择的是田字结构。

总沟渠面积占到了总田地面积的大概五分之一。

然后就是规格的控制,每斤40-60只的幼蟹,每亩地放养25公斤左右。

再者就是投喂饵量,按照螃蟹的体重的3%投喂,糊状饲料和水草都需要。

水深保持在20-30公分,高温时,2-3天换一次水。

因为要挖蟹沟,还要给稻苗消毒,所以,苏酥让人把所有的稻苗都拔出来了,这这一大动作也引起村民的纷纷围观。

“酥酥,你们这是要干什么,不种稻谷了?”有村民看着好好的稻秧被拔出,心疼的问。

在百姓的眼里,这就是白花花的大米。

“种的,我是想在稻田里养螃蟹,听说能提高水稻的产量!”试试。

因为这个实操性太强,苏酥并不敢做保证。

“在稻田里养螃蟹,这个靠谱吗?”

托苏酥的福,苏家村的村民都知道螃蟹为何物!

“感觉不太靠谱的样子!”

“这螃蟹会不会把稻谷苗都吃了啊!”有村民问。

“这个需要投喂螃蟹,不会吃稻谷的!”这点儿苏酥倒是知道。

“能增产多少斤?”有村民问。

“一亩地400公斤左右吧!”苏酥不太确定的说。

“多少?”听到苏酥的话,周围的村民破防了。

要知道他们一年累死累活的,一亩地也就300多斤,400斤都算顶到天了。

没想到稻田养个螃蟹还能增加产量。

“我们能跟着一起养吗?”有村民坐不住了。

“是呀,是呀,一起养!”听到苏酥说的产量,村民们无一不心动。

“各位婶子奶奶,我也是道听途说,第一次养,不一定能成功,还有可能颗粒无收呢!”苏酥不想给村民太大的希望。

因为这确实是她第一次养。

不过颗粒无收不可能,最多是螃蟹没养好,稻谷也没长好,最后减产。

听到苏酥的话,不少人退却了,但也还是有人心动。

“酥酥,这养稻田蟹需要多大的田地?”有村民问。

“怎么着也得跟我家这块儿田地那么大,要不小了养不开!”苏酥说。

听到苏酥的话,又有不少村民歇了心思,就这样整块儿的土地,很少有人家有,大部分人家的土地都是2亩一块儿,三亩一块儿的。

“这样啊,太可惜了,我还说想跟着你养呢!”

从去年到今年,苏家村的不少村民都发现了,不管苏酥捣鼓啥,都是用来赚钱的。跟着她准没错。

“不可惜,不可惜,我今年就是试养,如果养的不错,有经验了,明年可以带大家一起养!”苏酥说。

村民们放弃,是苏酥乐见其成的,毕竟如果就养自家的,成与不成都没事儿,自己空间有大把的大米,不在乎田里的一星半点儿。

但如果带村民们养殖失败了,那自己就成了天大的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