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贾张氏回来了(1 / 2)

9月19日早上,李俊起床后洗漱。

今天是交道口街道选拔庆祝国庆文艺汇演节目的日子,一共选拔三个节目参加区里的文艺汇演,他今天要早点到红星小学,因为那里有一个大礼堂,所以交道口街道庆国庆文艺汇演就安排在那里。

文艺汇演是下午一点开始,参加选拔的节目有上百个,就算一个只有五分钟,也要八个小时才能结束,前期的准备工作很重要,所以李俊也要早点到学校。

救助站这次报了四个节目,除了原定的三个节目外,他还自己报了一个独唱节目,《我和我的祖国》,为此他还专门从系统商城购买了一个高级唱歌技能,为了那一千多斤玉米面,他也是拼了。

一千多斤玉米面,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或许不少了,但是对于有一百七八十人的救助站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现在粮食缺口这么大,救助站可能还会存在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粮食的压力是长期存在的。

所以为了这些粮食,他也要拼一把。

孩子们表演的合唱曲目也换了,从原来的一首不知名儿歌,换成了《童心向党》。

妇女们表演的节目是山歌《十送红军》。

京城这个地方是华夏的政治、文化中心,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顶尖人才,但总体上还是以北方人为主。

在京城唱北方风格的歌曲,很难在这么多节目中突出重围,必须另辟蹊径,所以他选了这一首南方山歌。

更重要的是,这一首歌曲对于很多当年曾经在老区战斗过的人,走过这条远征之路的人来说,肯定是非常有感触的。

而现在的京城市政府里面,以及很多中央部委里面,都有很多曾经在老区战斗过的,也有很多走过远征之路的干部。

李俊这也算是有些投机取巧了。

至于成年男子的节目,原来的武术表演,就显得有些上不得台面了。

原来的节目,是由八个身体残缺的四五十岁汉子表演,想要体现他们身残志坚、积极乐观精神的拳术。

这种表演放在街道这一级还没问题,但是要想参加区级甚至市级的表演,肯定是不行了。

他还是准备自己上,还从前世抄了一首好歌,屠某钢的《华夏功夫》。

屠某钢的歌很有特点,风格豪迈大气,威风阳刚,高亢激越、带点京剧唱腔,在音乐界很有辨识度,很多歌曲也非常符合大众审美,体现了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适合在国庆这样普天同庆的时候演唱。

为此他还从救助站的男女少年里面,选了四男四女四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结合歌词给他们设计了一套动作,既能体现华夏功夫的技击性,又有舞蹈的观赏性。

一共四个节目,这几天已经进行了脱产排练,效果还不错,就看今天能不能一鸣惊人了。

苏德苏大爷还没有打开大门,但是门外响起了敲门声,不是敲门声,是拍门声,有人在门外大力地拍着门,好像要把门板拍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