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了一口气后,李俊盘点了一下自己的家底。
现金.6元,小黄鱼327根,大黄鱼225根,银元3433块,文物古董一大堆,全国粮票57斤,本地粮票104斤,肉票12斤,油票6.3斤……
仓库里有猪肉133斤4两,牛肉61斤3两,羊肉52斤2两,河田鸡7只,绿头鸭4只,狮头鹅3只,大米236斤,面粉356斤,玉米棒子334根,红薯5788斤。
现金和小黄鱼、大黄鱼、银元这些是他用乾坤大挪移在京城各街道、护城河、湖泊附近捡到的,票据是他在鸽子市、黑市扫荡得到的。
仓库里的肉是牧场里面自己养大的牲畜杀的,粮食是农场里种的。
别小看农场、牧场、鱼塘、沙滩都给只有一亩地,但是时间流速是外面的十倍,半年时间里,农场的粮食作物熟了几茬,小麦、水稻分着种了几分地,但是亩产量还不错,水稻亩产一千六百斤,小麦亩产一千斤。
所以李俊在农场里种了四分地的水稻,四分地的小麦。
水稻在外面生长周期大概100天,在农场里只要10天,每次收获水稻600斤,碾米后得到大米360斤,这半年来收获了二十次,累计获得大米超过七千斤。
小麦方面,李俊种的是冬小麦,在外面的生长周期大概250天,在农场里要大概一个月,亩产大概1000斤,只种了四分地,每次收获约400斤,磨成面粉大约320斤,这半年收获了六次,累计获得面粉大概两千斤。
不过大米和面粉李俊并没有在仓库里放太多,每周都会去鸽子市或者黑市出一些货,换一些钱票来用,反正每个月都有不少产出,也不用担心没有粮食。
从1958年年度出现干旱迹象开始,京城的粮食供应就开始收紧,鸽子市的粮食越来越少,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李俊还赚了不少钱。
农场还有两分地,除了种了一点京城市面上比较少见的青菜,比如小白菜、三月青、芥菜、西红柿以外,其他都被他用来种了红薯,另外就是苹果、桃、梨、樱桃、枇杷等果树各种了两棵,可以和红薯套种,也不占什么地方。。
牧场里面,一亩地实在是养不了太多的牲畜,被李俊分成了猪圈、牛棚、羊圈、鸡窝、鸭架子、鹅窝几个部分。
猪圈占了两分地,养的都是黑猪,到现在里面只有两个母猪群,只有种猪一只,母猪两只,成年肉猪8只,小猪崽子17只。
牛棚一分地,里面有一头公牛、两头母牛,还有两头牛犊子。
羊圈最大,占了五分地,养了七只羊。
鸡窝虽然搭了,其实鸡都是在牧场里随便跑的,只不过生蛋会生在鸡窝里,里面养了河田鸡五群,大公鸡一只,带鸡仔的母鸡五只,小鸡崽子七十七只,半大的公鸡母鸡三十多只。
李俊喜欢吃阉鸡,所以还有阉鸡十四只。
鸡和鸭共用一个一分地的水洼,里面养了绿头鸭二十七只,狮头鹅十四只。
牧场的家禽牲畜数量都有控制,反正都是智能系统,李俊只要设置要求就行了。
鱼塘里面有很多大鱼,可以说是密密麻麻的,四大家鱼加上鳜鱼、鲤鱼、黑鱼、鲫鱼、鲈鱼、黄骨鱼、白条什么的都有,还有鲟鱼,味道也很不错,河蟹、河虾、王八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