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化金钹彻底湮灭,天地间令人窒息的魔威随之消散,只留下凤凰山主峰被掀开、大地龟裂的惨烈景象,无声地诉说着方才那场大战的惊心动魄。
阳光刺破残余的烟尘,照亮了马小玲略显苍白的脸庞。她缓缓调息,平复着体内翻腾的气血与消耗过巨的仙元。那“破虚”一指虽威力绝伦,但对目前的她而言,负担亦是极重。
小青见状,立刻飞身而至,关切地扶住她:“姐姐,你没事吧?”
马小玲微微摇头,示意无碍,目光却投向不远处仍瘫坐在地、惊魂未定的胡媚娘和采因。魔首虽诛,但这二妖的处置,却需费些思量。尤其是胡媚娘,她与许仕林之间那段尚未开始便已注定无果的缘分,以及她在此次事件中展现的善良本性,都让马小玲无法简单视之。
就在马小玲思忖之际,天际忽有异香飘来,道道柔和祥瑞的七彩霞光自云端洒落,将这片刚刚经历魔劫的土地笼罩。一股宏大、慈悲、清净的意念如同温煦的春风,拂过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瞬间涤荡了残留的魔氛与杀伐之气,让人心生宁静与安详。
小青和胡媚娘、采因皆是一怔,抬头望去。
只见祥云朵朵,莲影浮现,一位身着白衣,头戴宝冠,手持玉净瓶,面容慈悲庄严的女菩萨,足踏莲台,缓缓自空中降临。她周身笼罩着清净光明的无量佛光,正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菩萨!”小青又惊又喜,她曾随白素贞见过菩萨法相,连忙躬身行礼。胡媚娘和采因虽未亲见,但那股浩瀚慈悲的气息让她们本能地感到敬畏与亲近,也慌忙匍匐在地,口称菩萨。
马小玲亦是心中一凛,收敛气息,执了一个道家礼节:“见过观音大士。”她虽非此界之人,道统亦有别,但对于观音菩萨这等闻名诸天、真正慈悲度世的尊者,亦保持着一份敬重。
观音菩萨目光柔和,先是对马小玲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与探究:“道友神通广大,涤荡魔氛,护卫此界安宁,功德无量。”她显然早已关注此地,对马小玲的来历和作为有所感知。
马小玲谦逊道:“大士过誉,分内之事罢了。此魔源头诡谲,恐非此界天生,还需谨慎。”
观音菩萨颔首称是,随即目光转向跪伏在地的胡媚娘,眼神中充满了慈悲与怜悯:“胡媚娘,你本昆仑灵兔,修行不易,虽遭魔劫,身不由己,然能坚守善念,于危难中不忘护持生灵,其情可悯,其心可嘉。”
胡媚娘闻言,泪水瞬间涌出,既是委屈,又是感动,哽咽道:“菩萨…弟子…弟子罪孽深重,险些害了许公子…”
菩萨柔声道:“一念之善,抵过万千恶业。你与许仕林之间,有一段露水姻缘,然天命如此,强求反噬。你舍身护他,已全了这段因果。”
说罢,菩萨又看向马小玲:“马道友,此兔精根性不坏,与我也算有缘。她此番为救许仕林,魂魄已被魔气侵蚀,根基受损,若留在此界,恐难长久。贫僧欲将其一缕残魂收入净瓶,以甘露滋养,带往紫竹林,日后或可重铸法身,再续道途,不知道友意下如何?”
马小玲心中明了,观音菩萨此举,既是慈悲度化,也是看出了胡媚娘身上的异数(与异界魔气接触过深),带回紫竹林亦有察看之意。但这对于胡媚娘而言,无疑是最好不过的归宿。她自然没有异议,点头道:“大士慈悲,是她的造化。”
胡媚娘听闻自己还有生机,甚至能得菩萨亲自度化,更是感激涕零,连连叩首:“多谢菩萨!多谢菩萨慈悲!多谢马前辈!”
观音菩萨微微一笑,手中玉净瓶杨柳枝轻轻一挥,一滴晶莹剔透、蕴含着无穷生机的甘露飞出,洒在胡媚娘身上。胡媚娘顿觉浑身暖洋洋的,被魔气侵蚀的伤痛迅速愈合,魂魄也变得凝实安详。随即,一道柔和的金光自玉净瓶中射出,笼罩住胡媚娘。她的身形在金光中渐渐变得虚幻,最终化作一点灵光,投入了玉净瓶中。
采因在一旁看着,既为媚娘高兴,又不禁为自己未来的命运感到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