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金山寺钟鸣(1 / 2)

午后,日光偏西,给钱塘县镀上一层暖金色的光晕。端午将至的燥热空气略微沉降,但那份无形的阳气威压依旧弥漫天地。

马小玲信步出城,并非漫无目的。青城山已探,市井已观,那最为醒目、也最为刚硬的佛门力量中心——金山寺,她需要亲自靠近一些感受。神识远观虽能知其强大,但唯有亲身临近,方能体会其真正的气场与意志。

她并未施展任何遁法,只是如同寻常香客,沿着蜿蜒的山路缓步而上。越靠近金山寺,周遭的空气便愈发不同。市井的喧嚣与浊气被远远抛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心神不由自主肃穆起来的宁静与庄严。

山路两旁古木参天,枝叶间洒落的光斑都似乎带着禅意。鸟鸣山更幽,偶尔有虔诚的香客与她擦肩而过,皆是面色恭敬,低声细语,不敢喧哗。

及至山门,那宏伟庄严的寺院建筑群全然展现在眼前。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辉,殿宇巍峨,宝塔高耸,阵阵梵唱诵经之声伴随着悠扬的钟磬之音从寺内传来,涤荡人心。

然而,马小玲感受到的,却不仅仅是庄严与慈悲。

那浩瀚如海、纯粹刚正的佛光结界,此刻近距离感受,愈发显得磅礴无边。它如同一个巨大的、倒扣的金色琉璃碗,将整座金山及其上的寺院牢牢笼罩。佛光之中,无数细微的梵文流转,佛陀、菩萨、金刚、罗汉的虚影若隐若现,散发出无尽威压。

这威压并非针对凡人。对于寻常香客,它如同暖阳,令人心安,驱散杂念。但对于身负妖气、魔气,或是心术不正、心怀叵测之辈,这佛光便如同烧红的烙铁,带着强烈的排斥、净化与镇压之力。

马小玲能清晰地感觉到,自身的天仙道体以及袖中四象塔所蕴含的玄门正宗气息,虽与佛门并非同源,却因同属正道,并未引发结界强烈的排斥。但即便如此,那无所不在的“注视感”和“界限感”依旧清晰无比,仿佛每一寸空气都在无声地宣告着:此地乃佛门净土,异道止步。

她的目光投向寺院深处,试图寻找那道最为深沉的气息——法海。

恰在此时,寺内最高处的那口巨大铜钟,被僧人撞响。

“咚——”

钟声洪亮、沉浑、悠远,仿佛不是响起在耳边,而是直接敲击在神魂之上。一声之后,余韵绵长,在山峦之间层层回荡,涤荡着山林间的浊气,也震慑着一切宵小。

马小玲静立原地,细细品味着这钟声。

钟声中所蕴含的,是无比精纯磅礴的佛力,以及一种坚定不移、万邪不侵的意志。但这意志,过于刚猛,过于绝对,缺乏圆融与变通,透着一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冷硬与决绝。

在这钟声的余韵中,她终于清晰地捕捉到了那道气息。

他就在钟楼附近,或许正是撞钟之人。那气息与宏大的钟声、与整个金山寺的结界完美地融为一体,仿佛他就是这佛国的心脏,是这规则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