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城下。
肃杀之气,笼罩着整片戈壁。
姜维站在高高的望楼之上,看着远处那座,如同洪荒巨兽般,盘踞在大地上的坚城。
城墙之上,魏军的旗帜,依旧招展。
但姜维知道,这座城,已经从根上,开始烂了。
“大将军。”
一名亲卫,捧着一卷刚刚写好的绢帛,走了上来。
“兴农侯的‘圣旨’,已经按您的意思,写好了。”
姜维接过。
展开。
那熟悉的,凌毅的笔迹,此刻却模仿着魏国官方的文书风格,字字句句,都透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冰冷与威严。
“以魏帝之名,令王经降汉……”
姜维喃喃自语,只觉得一股荒谬感,直冲头顶。
用敌国皇帝的命令,让敌将投降。
这种计策,纵观史书,闻所未闻。
“传令!”
姜维压下心中的震撼。
“投石机准备!”
“目标,武威城!”
片刻之后。
数十台巨大的投石机,发出了令人牙酸的绞盘声。
这一次,被投向天空的,不是磨盘大的巨石。
而是一根根,被布匹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竹筒。
竹筒划破长空,如同蝗虫过境,越过高高的城墙,散落进武威城的,大街小巷。
城内,瞬间大乱。
无数百姓,和底层的魏军士卒,惊恐地躲避着。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些东西,并无杀伤力。
好奇的民众,捡起了竹筒。
打开。
一张张写满了字的绢帛,散落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王太守亲启,弟张掖郡守李简,已归顺大汉……”
“羌人部落首领,愿为大汉先驱……”
各种各样的信件,真真假假,瞬间在城内,引爆了一场巨大的风暴。
太守府。
王经看着亲兵们,从城内各处,收集来的,堆积如山的竹筒和信件。
他的手,在微微颤抖。
尤其是当他展开那份,制作精良,行文规整,甚至连墨迹都与他熟悉的洛阳公文,别无二致的“圣旨”时。
他的信念,第一次,动摇了。
就在此时。
城中,一处隐蔽的豪宅之内。
一名伪装成商贾的夜枭校尉,将一杯温热的茶,推到了对面,几位衣着华贵的,中年男人的面前。
“诸位家主,兴农侯的条件,我已经说了。”
“武威城破之后,张家,为武威太守。李家,掌都尉之职。赵家,总领凉州商路。”
“是继续跟着那艘,快要沉了的曹魏破船,一起淹死。还是,登上我大汉的,万吨巨轮,开创百年基业。”
“三日之内,侯爷,要一个答复。”
夜,深了。
武威城内,暗流汹涌。
第三日的黄昏。
姜维依旧站在望楼之上,他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并州狼骑,最多数日,便可抵达。
若武威不破,他们,将腹背受敌。
凌毅的计策,是他唯一的希望。
突然。
城墙之上,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里,一束火光,按照约定的方式,闪烁了三下。
姜维的心,狂跳起来!
成了!
他正要下令,准备接管城池。
异变,陡生!
那束火光,刚刚熄灭。
“轰隆——”
一声巨响,从武威城西门的方向传来!
紧接着,是冲天的火光,和无数人的,惨叫与呐喊!
姜维一怔。
内应,提前动手了?
可信号,不对!
就在他惊疑不定之际。
武威城的正南门,那扇紧闭了数十日,重达万斤的巨大铁闸门。
在令人牙酸的,“嘎吱”声中。
缓缓地,向上吊起!
一道缝隙,出现在了黑暗的城门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