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一分不多要(1 / 2)

在母亲寿宴之日,被人追债上门。

倪永孝很生气,但他想到李天乐的第一句话,心里头开始忖度起来。

不同于现如今很多港商想在九年后移居国外,倪永孝心里的第一选择仍旧是洗白后留在香江。

毕竟人离乡贱,他曾在美利坚学习会计多年,清楚黄种人在国外的遭遇,有钱的确能够衣食无忧,但也仅限于此。

掌握过权力的倪永孝又怎么会满足于此;而且当国外的权利组织想要对他们这种人下手,身上的钱财反而是美味佳肴身上散发出去的香味。

或许这次是个机会,眼前的李天乐可是九龙大事件的吹哨人,个人专访登上过新华社小社的人。

现如今卫弈信出招,老家想要在这九年中平稳度过,除了惯有的抗议之外,就只剩下出资拍卖买回这一条路。

倪永孝虽然不知道李天乐拿着三瓜两枣在国宝拍卖会上有什么用,但这对他来讲也是一个机会。

他凝视着李天乐,郑重其事的吐出一句话,“书房里谈。”

李天乐欣然前往。

书房中檀香味浓郁,倪永孝顺手将精修收藏版的《金瓶梅》塞回书架。

“倪先生好品味。”李天乐称赞道。

倪永孝先是抬头看了一眼李天乐,确定对方不是像甘地、国华那样的揶揄自己看小黄书后,脸上多了点笑容,“鲁迅先生将《金瓶梅》说是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我无事的时候喜欢看看。”

“写人写事入木三分。”李天乐点头肯定《金瓶梅》的艺术价值,香江四大才子之一的黄沾,也同样非常喜欢这本书。

简单的闲聊过后,倪永孝正式进入正题。

“李先生同我讲要债,自然可以。不过我觉得区区五百万并不值得如此兴师动众,一口价五千万如何?”

李天乐摇头,“黄志成的性命最多只值五百万,多一分我都不要,倪先生应该知道我是个生意人,做生意讲究一个诚信,讲究一个童叟无欺,所以五百万不多不少刚刚好。”

倪永孝对自己被拒绝这件事早有预料,他不急不缓的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照片放在李天乐面前。

“黄志成固然不值,但我爸爸从小教导我们要懂得忠孝仁义,就连我们四兄弟的名字也是以此命名,有恩我们必报;黄志成只值五百万,但罗继却值剩下的四千五百万。他在我们倪家藏了整整四年,若是有朝一日突然爆发,那对我们倪家来讲,后果不堪设想。”

倪永孝竟然已经查到罗继消失的源头是李天乐!

李天乐看着照片,神情没有任何变化,他眼神坚定,看着倪永孝说道:“我说过,我只是我,只是深水埗木屋区出生的古惑仔李天乐,现在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商人,代表不了任何人。商人做事钱货两讫,不该我收的钱,我分毫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