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考验(2 / 2)

“哦?”宋扬名花白的眉毛挑了一下,明显被勾起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你倒是说说看?不会是这小子偷偷告诉你的?”他瞥了一眼孟砚辞。

孟砚辞和沈珠玥几乎是同时默契地摇头。

沈珠玥站起身,步履从容地走到书房一侧,停在一幅装裱精美、描绘古代将士征战沙场的仿宋画面前。

画风古朴苍劲,充满了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她抬手指着这幅画,声音清晰而坚定:“是这一幅。”

沈珠玥看着画面上的肃杀之气,口中不觉念出,“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的诗句!

这句诗出自高适的《燕歌行》,极其贴切地描绘了画中意境,也道出了一往无前、舍生忘死的军人气节。

宋扬名听完,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竟然抚掌哈哈大笑起来,刚才书房里那点严肃紧张的气氛瞬间被这爽朗的笑声冲散了不少。

“好!好一个‘死节从来岂顾勋’!”他笑罢,眼神锐利地看着沈珠玥,追问道:“你是怎么猜到的?真是看出来的?不是这臭小子给你透了底?”

沈珠玥微笑着解释:“我从一进门,就能从您身上感受到一种曾经作为军人的凛然正气和杀伐果断。这是一种融入骨血的气质。”

她的祖父、父亲、哥哥还有来往于府内的人,都是征战沙场的将士,这样的感觉于她而言太熟悉了,所以她见到宋杨明的第一眼并没有感到害怕,反而有一种亲切的熟悉感,太像她的祖父了。

她走到窗边,指着那幅画下方的墙面,“再者,您看,这幅画悬挂的位置,正好有窗外湖水反射的阳光能照射到。

画的左下角裱褙边缘处,颜色明显比旁边两幅画同类位置要淡一些,有些微的褪色痕迹。

这说明,这幅画常年挂在此处,接受光照的时间最长,也意味着您驻足欣赏它的次数可能最多。”

她转过身,看着宋扬名,语气笃定:“所以我大胆猜测,这幅最能体现军人风骨和气节的画,就是您的心头好,是您恨不得日日相对、常看常新的那一幅。”

宋扬名听完她的分析,眼中赞赏之色再也掩饰不住。

他连连点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语气也彻底缓和下来,带着难得的温和:“观察入微,心思缜密,还能懂画中意、诗中情。真是个聪明剔透的丫头!”

他之前听说外孙找了个女演员,心里还存着几分偏见和担忧,觉得娱乐圈的人难免浮华浅薄。

没想到今日一见,竟是这般灵秀聪慧、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仅茶泡得好,眼力见识也远超他的预期。

宋扬名抚手而笑,目光再次落在沈珠玥脸上,这一次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他尤其注意到她的眼睛——明亮、清澈,像一方未被世俗沾染的静谧湖水,透着灵气和坦荡。

他活了大半辈子,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深知心思繁杂、欲望缠身的人,绝不可能有这样一双干净通透的眼睛。

“看来,是外公我之前狭隘了。”宋扬名笑着对孟砚辞说了一句,语气里带着释然和一丝自嘲。

他虽然没明说“认可”二字,但这句带着歉意和感慨的话,以及那彻底缓和下来的神色,已然清晰地表明了他对沈珠玥的态度转变和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