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箫声夏夜(2 / 2)

“那就对了!”秋先生点头,“所以那曲子能唬住人。要是你光想着炫技,心里空荡荡的,那就是花架子,糊弄不了真正懂行的人。”

他站起身,将洞箫抛还给我:“来,别练那死气沉沉的长音了。就现在,看着这天,这湖,这快要暗下来的光,随便吹,把你心里头现在最直接的感觉吹出来!别管什么曲谱,别管好不好听!”

我接过箫,有些茫然。随便吹?这对我来说,比按谱演奏更难。

“怕什么?”秋先生瞪眼,“又没别人!就当是喘气儿!是叹气儿!是跟这老天爷说话!”

看着他鼓励(或者说逼迫)的眼神,我深吸一口气,努力摒弃所有杂念,只是抬头望着那色彩渐渐沉入墨蓝的天际,感受着晚风拂过面颊的微凉,想着近日的种种……朋友的喧闹,师长的教诲,内心的成长,还有那一丝对未来的隐约迷茫……

我将箫凑到唇边,闭上眼睛,任由心中那复杂难言的情绪,随着气息,缓缓送入箫管。

起初的声音是滞涩的,不成调的。但渐渐地,我忘了自己在“吹箫”,只是沉浸在那种倾诉的状态里。箫声变得断续、悠长,时而像是对着湖山发出的轻叹,时而又带着一种挣脱束缚的、向上的力量,在暮色中低回盘旋。

我不知道这声音在别人听来如何,但对我自己而言,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直抒胸臆的体验。

当我力竭停下时,秋先生没有说话,只是又喝了一口酒,然后点了点头。

“像点样子了。”他评价道,语气平淡,但眼神比刚才柔和了些,“记住今天这感觉。以后练曲子,也得带着这股子‘真’劲儿去练。谱子是死的,人是活的。把谱子吹活,才算本事。”

他又指点了我几个运用气息让箫音产生虚实变化的小技巧,比如“想要声音飘远,肚子里的气就得托着,像放风筝”,“想要声音有哽咽的感觉,气息颤一下就行,别太过”。

夜色彻底笼罩下来,星子在头顶闪烁。秋先生站起身,将酒葫芦挂回腰间。

“走了。”他摆摆手,依旧是来去如风,身影很快融入巷口的黑暗中,只有那淡淡的酒气似乎还留在夏夜的空气里。

我独自站在院中,握着手中微凉的洞箫,心中却是一片火热。

秋先生的话,如同他带来的烈酒,辛辣,却让人清醒。

“真”。

这个字,似乎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往后的路,无论是音律,还是为人,我都想努力,更“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