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过竹篓,心中微暖:“多谢王公子,如此细心。”他总是这般,送的礼物不显贵重,却极合时宜,体贴入微。
谢阿蛮打量着王珩,她性子直,直接问道:“你就是王珩王公子?我听玉妹妹提起过你,说你学问好,常与小小探讨诗文音律?”
王珩从容一笑,再次拱手:“在下王珩,见过谢小姐,阮小姐。探讨不敢当,是常来向苏娘子请教才是。”
阮玉也细声细气地向王珩问好,她似乎对这位气质温文的才子也颇有好感。
于是,树荫下变得更加热闹。我们几人围坐在石桌旁,开始剥莲蓬。嫩绿的莲蓬在指尖绽开,露出洁白饱满的莲子,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一股清新的荷香。
谢阿蛮剥得最快,但她毛手毛脚,莲子常掉在地上,引得大家发笑。阮玉动作斯文,小心地剥出一颗完整的莲子,先递给了身旁的嬷嬷,又剥了一颗,犹豫了一下,轻轻放在我面前的空碗里,小脸微红。王珩则一边剥,一边与我们说起他近日读《西湖游览志》中看到关于荷花品种的记载,言辞风趣,学识渊博。
阿萝和柳茵也凑过来一起剥,叽叽喳喳地说着市井趣闻。青娥则将绣好的香囊递给我,里面装的是她按我给的方子配的防蚊虫草药,针脚细密,散发着淡淡的艾草香气。
贾姨端来了冰镇好的凉茶和几样自家做的消暑点心,绿豆糕、菱角糕,虽简单,却清爽可口。谢阿蛮喝了一大口凉茶,满足地叹道:“痛快!还是小小这里舒服!又凉快,又有趣,还有这么多好吃的!”
阮玉小口吃着绿豆糕,眼睛弯成了月牙,轻声对谢阿蛮说:“谢姐姐,我就说苏娘子这里好吧。”
我看着眼前这喧闹而充满生气的一幕,心中那片因穿越而始终存在的疏离感,似乎被这盛夏的暖意与友情的温度悄然融化了些许。不同身份,不同性情的人,此刻在这小小的院落里,因为一份纯粹的欣赏与投缘,竟相处得如此自然融洽。
王珩将剥好的一小捧莲子推到我面前,温声道:“苏娘子也尝尝,今夏的莲子似乎格外清甜。”
我拈起一颗放入口中,清甜的汁水瞬间在齿间迸开,驱散了夏日的烦闷。
“嗯,是很甜。”我微笑着点头。
这一刻,岁月静好,莫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