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强汉之墨色如血 > 第95章 南征砺刃

第95章 南征砺刃(2 / 2)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另一位巫医严肃地说道,“在南方丛林中,水是最危险的东西之一!无论多么口渴,都不能饮用生水,因为生水中含有大量的毒虫和病菌,饮用后很容易感染疾病,不如喝毒!大家必须将水煮沸后才能饮用,这是保命的关键!”巫医们的严厉告诫伴随着一个个因饮用生水而丧命的惨痛教训,被汉军士卒们用心记下,甚至有人摸出怀里的小本,用炭笔快速记录下来——这是参谋杜衡推广的习惯。杜衡认为,将重要的知识记录下来,不仅能加深记忆,还能在日后的行军作战中随时查阅,避免因遗忘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此时的杜衡,早已不在江州大营。为了获取林邑的详细情报,他率领一支百人先锋小队,其中包含半数彝部精锐,如同水滴融入沙地,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日南郡那片沦陷的、湿热的海岸地区。他们伪装成逃难的商贾、溃散的民兵,昼伏夜出,艰难地跋涉于茂密的密林与泥泞的滩涂之间。

在这支先锋小队中,有一位名叫阿木的彝兵,他是孟虬最信任的卫士,身手矫健,胆识过人。一次,为了探明林邑军的船舰动向,阿木独自一人,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泅渡了冰冷刺骨的海湾。海水冰冷刺骨,如同无数把小刀在切割着他的皮肤,但阿木咬紧牙关,凭借着惊人的耐力,成功游到了林邑军的船坞附近。他潜伏在岸边的红树林中,借着月光,仔细观察着林邑军船舰的数量、型号和停泊位置,甚至还听到了林邑士兵之间的对话,了解到他们的粮草补给情况。随后,阿木又悄无声息地返回小队,将探查到的情报详细地汇报给杜衡。

还有一次,为了获取象林县城的防御部署,阿木攀上了一棵高达数十丈的参天大树。大树上藤蔓缠绕,十分危险,但阿木如猿猴般灵活,在藤蔓间穿梭自如,很快就爬到了树顶。他从树顶远眺象林县城,将县城的城墙高度、城门位置、城墙上的守军数量,以及东墙上新砌的、颜色迥异的薄弱处牢牢刻在心里。下来后,阿木立刻将这些情报绘制在一张简陋的地图上,交给了杜衡。

在先锋小队的侦查过程中,他们还意外找到了象林陷落后逃入深山的残兵。这些残兵大多衣衫褴褛,伤痕累累,看到杜衡率领的先锋小队后,眼中充满了惊喜与激动。一位年纪较大的老兵,脸上布满了伤疤,他紧紧握着杜衡的手,泪水混着脸上的血污不断滑落:“大人…终于等到你们了!陈县尉死得太惨了…被范熊那畜生剥皮实草,悬在城门上示众…范熊的儿子范虎现在就在城里,他手下有四千步卒,五百象兵…主力都部署在城北的新寨里…城里的乡亲们更是苦不堪言,被蛮兵肆意屠戮、掠夺,我们这些残兵只能躲在深山里,苟延残喘,就盼着朝廷能派大军来报仇啊!”

每一点情报,都如同珍贵的珍珠,被杜衡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他用炭笔将这些情报精准地标注在舆图上,然后通过秘密信道,将舆图和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回江州大营。这些情报为大军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让汉军对林邑军的情况了如指掌。

与此同时,在江州大营的后勤帐篷内,费承正与交州代理刺史刘敏及几位交州官员紧张地规划着粮道。粮道是大军的生命线,一旦粮道被切断,大军便会陷入绝境,因此,粮道的规划必须谨慎再谨慎。

“目前,大军所需的一万石粮秣,若从陆路运输,不仅路途遥远,耗费人力物力,还容易遭到林邑军的袭击,风险太大。”刘敏首先开口说道,他手指着舆图上的河流分布,“依我之见,不如走水路,从龙编出发,经灵渠进入卢容水,然后水运至日南郡附近的港口,这样不仅运输速度快,还能减少被袭击的风险。”

费承微微点头,认同了刘敏的观点:“刘校尉所言极是。不过,水运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林邑军可能会在河道上设置关卡或陷阱,拦截我们的运粮船。因此,我们必须选择一条隐蔽的航线,并且加强运粮船的护卫力量。”

经过一番仔细的研究和讨论,众人最终确定,一万石粮秣将分批由龙编经灵渠入卢容水,水运至一个杜衡在情报中特别标注的、毫不起眼的无名小汊港。这个小汊港地理位置偏僻,很少有人知晓,周围丛林密布,便于隐藏运粮船,不易被林邑军发现。

“刘校尉,”费承目光严肃地看着刘敏,“此次粮道的安全就拜托你了!你需要尽快组织人手,清理河道中的暗礁和障碍物,确保运粮船能够顺利通行;同时,在河道两岸设置哨卡,安排士兵巡逻,警惕林邑军的动向;粮船抵达小汊港后,要立即将粮秣转移到隐蔽的仓库中,万勿暴露目标!”刘敏郑重地躬身领命:“费大人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确保粮道畅通无阻!”

就在费承与刘敏规划粮道的同时,太医署的年轻医官苏辰也匆匆来到了后勤帐篷。他手中捧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他精心改良的防瘴药包和一本亲手绘制的《防瘴疠简要手册》。“费大人,”苏辰将布包递给费承,“这是我改良的防瘴药包,里面装有青蒿、常山研末,这些药材都是治疗和预防瘴气的良药,将士们随身携带,若感觉身体不适,可取出少许服用;这本《防瘴疠简要手册》中,详细记载了如何辨识瘴气、如何预防瘴气感染、如何处理瘴气中毒等知识,我还配上了插图,便于将士们理解和掌握。”

费承接过布包和手册,仔细翻阅起来。手册中的字迹工整清晰,插图生动形象,将复杂的防瘴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苏医官辛苦了!”费承对苏辰的工作十分满意,“这些防瘴药包和手册对大军来说太重要了,你尽快安排人手,将它们分发给每一位将士,确保人人都能掌握防瘴知识,避免因瘴气而造成非战斗减员。”苏辰躬身应道:“是,费大人,末将这就去办!”

江州船坞内,一片繁忙景象。侍御史王训正亲自督促着工匠们将庞大的霹雳炮拆解成件。霹雳炮是汉军的重要重型武器,威力巨大,但体积庞大,重量惊人,在山地和丛林中难以运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匠们将霹雳炮拆解成炮身、炮架、炮轮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用厚厚的油布缠裹严实,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大家动作快点!但一定要小心,不能损坏炮身的任何一个部件!”王训的声音在空旷的船坞里回荡,他来回踱步,仔细检查着每一个拆解下来的部件,“这些霹雳炮可是我们对付林邑象兵的重要武器,若是因为运输损坏而无法使用,后果不堪设想!”

工匠们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拆解后的部件装入内衬油毡、缝隙涂满桐油石灰的密封木箱中。这种木箱经过特殊处理,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即使在湿热的南方环境中,也能保证箱内的部件不受潮气侵蚀。“大人,您放心,每个木箱都经过了严格的密封测试,滴水不透!”一位工匠头目向王训汇报,“若在运输过程中因潮气损坏了机括,小人愿意承担所有责任!”王训点了点头,这才放下心来。

除了霹雳炮,那些威力巨大却也娇贵的震天雷、毒蝎雷,也被工匠们精心包装。震天雷和毒蝎雷内部装有火药和毒针,一旦受潮或受到撞击,就可能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工匠们用油纸将震天雷和毒蝎雷层层包裹,然后放入填满干茅草的匣中,再将匣子集中装入密封木箱中。同时,王训还特意安排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士兵,负责看管这些火器,严禁任何人在火器附近吸烟或使用明火,确保火器的运输安全。

此外,大量的油布也在被赶制出来。南方气候湿热,经常下雨,油布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能够为将士们的帐篷、军械和粮草提供保护,防止被雨水淋湿。工匠们日夜不停地赶制油布,确保大军出发时,每个人都能分到足够的油布,以备登陆后遮雨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