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强汉之墨色如血 > 第79章 铁骑北望

第79章 铁骑北望(2 / 2)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北疆乃至关中,都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备战气息。

长安城西,渭水河畔的皇家匠作监所在地,日夜炉火不熄,锤打之声不绝于耳。老匠头郑五因手艺精湛且忠厚可靠,被特召参与“震天雷”外壳的铸造。他带着一群徒弟,守着一座座焦炭炉,将烧红的铁水倒入一个个预制的陶范中,冷却后便形成粗糙却结实的带棱铁壳。

“师傅,这铁疙瘩到底是做啥用的?打得这般古怪,还留个口子。”一个年轻徒弟擦着汗问道。

郑五瞪了他一眼:“朝廷的机密,也是你能打听的?好生干活!陛下和丞相自有大用!”他嘴上呵斥,心里却想起那日宫中太监来宣旨时,特意提到此物关乎北伐大计,能为战死的儿子和丢失的孙儿报仇雪恨,他便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每一锤都砸得格外用心。他甚至偷偷在自己的工作台底下,用石子刻下了一个小小的南匈奴骑兵模样,每完成一个合格的“震天雷”外壳,他便用锤子在那石雕上狠狠敲一下。

北地郡军营,校场之上杀声震天。张翼的靖难军正在进行适应性演练。重甲的陷阵营士兵,两人一组,练习着持巨盾抵挡模拟骑兵冲击(由同袍骑着披甲战马慢速冲来),而后侧翼的陌刀手猛然挥出近丈长的陌刀,斩向旁边的草人靶子。刀光闪处,草屑纷飞。

另一处空地上,则划出了专门的投掷区。士兵们排队领取tragversion的“震天雷”(内部灌沙,重量与真品一致),在教官的号令下,奋力向前投掷。

“手臂甩开!腰腹用力!引信朝外!你想炸着自己吗?”教官的吼声不时响起。许多士兵起初觉得这铁疙瘩笨重难用,但练习多次后,渐渐掌握了诀窍,看着那黑乎乎的家伙事远远飞出,砸在地上滚出老远,心里莫名生出一股破坏的欲望。

陇右,姜维的大营。气氛则更为肃杀。强弩部队进行了强化训练,弩机张合之声如同密集的雨点。姜维甚至亲自校射了新运抵的“元戎改进型三弓床弩”,看着那如同长矛般的巨箭呼啸着飞出近五百步,深深钉入远处土山的岩壁,箭羽仍在剧烈颤动,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营寨一角被严格封锁的区域。那里,数架庞大得超乎想象的“霹雳神炮”实验甲型正在工匠的指导下进行组装调试。其结构复杂,需要数十人操作,抛射的并非石弹,而是用多层油纸、皮革包裹的球形火药包。每一次试射都惊心动魄,巨响轰鸣,地动山摇,虽命中率惨不忍睹,但其骇人的声势,已让远远围观的羌人佣兵面色发白,窃窃私语,称之为“汉家的雷霆”。

钟会则率领他的五千精骑和一千羌骑,如同旋风般在北地郡外的荒漠边缘巡弋。他们不断模拟着遭遇、诱敌、侧击、追击的战术。钟会年少气盛,用兵狠辣刁钻,常常以自身为饵,将扮演南匈奴游骑的部队引入预设的弩箭覆盖区或陷阱地带,然后羌骑突然杀出,进行毁灭性打击。几次合练下来,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也对这位年轻的先锋将军生出了几分敬畏。

***

就在这紧锣密鼓的备战中,那封用词如北风般酷烈的国书,经快马传递,终于送达了南匈奴单于栾提狐鹿姑的金帐。

时值南匈奴人的一次部落盟会,金帐内歌舞升平,奶酒飘香。狐鹿姑单于正值壮年,身材魁梧,脸上带着草原霸主特有的傲慢与戾气。他接过国书,随意扫了几眼,随即发出一阵猖狂的大笑。

“哈哈哈哈!刘禅小儿!竟敢如此威胁于本单于?”他将国书掷于地上,甚至用皮靴踩踏了几下,环视帐中各部首领与贵族,“增俸养廉?罪己诏?设立慈幼局?哼,不过是汉人皇帝收买人心的把戏!如今竟敢让我尽诛主谋、献首谢罪?真是天大的笑话!”

帐内众人纷纷附和,发出嘲弄的哄笑。左大将沮渠折罗谄媚道:“大单于神威盖世,汉人皇帝不过是虚张声势!我看他是被杨驹那废物的失败和刺杀未遂气昏了头!我南匈奴八万铁骑集结于此,岂是他那只会种地的步兵能抵挡的?”

唯有坐在下首的一位老者,右贤王栾提浑邪,微微蹙眉,开口道:“大单于,刘禅此举虽狂妄,然季汉近年来整顿吏治,国力有所恢复,诸葛亮更非易与之辈。其国书如此强硬,或许有所依仗。我们是否……”

“右贤王是年纪大了,胆子也变小了吗?”狐鹿姑单于毫不客气地打断他,语气讥讽,“汉人最重虚礼,若真有把握,早已发兵,何必送来这纸废话?不过是恐吓而已!传令下去,继续集结各部勇士,待到春暖花开,草长马肥之时,便是我们南下牧马,踏破长安之日!我要用刘禅和诸葛亮的头颅,来做我的酒器!”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另外,告诉那些还在长安的‘眼睛’,给我继续找机会!刘禅杀了我一枚棋子,我就要让他永无宁日!”

***

南匈奴单于的狂言与备战的消息,很快通过“暗行御史”和“影卫”的渠道,传回了长安未央宫。

暖阁内,刘禅看着最新密报,脸上没有任何意外之色,只是冷笑一声:“果然不出所料。蛮夷之辈,只畏威而不怀德。”

诸葛亮道:“陛下,南匈奴骄狂,正可为我所用。其内部既有裂隙,或可行间。”

“朕正有此意。”刘禅目光转向侍立一旁的史阿,“右贤王那边,可以加把火了。让我们的人,设法让狐鹿姑知道,他的好叔叔正在暗中联络旧部,对他强纳呼衍公主之事极为不满,甚至……有与汉人媾和的可能。记住,要做得自然,像是无意间泄露的。”

“臣明白。”史阿躬身,身影悄然隐入阴影。

这时,一名少府工匠打扮的人被引了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与紧张:“陛下,丞相,‘飞天球’……首次载人升空试验,成功了!”

刘禅与诸葛亮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惊异与喜色。

“细细道来!”

“就在今日清晨,渭水校场。球体以缣帛涂刷桐油与特殊胶漆制成,下悬柳条编织之吊篮,以精炼火油为燃料喷灯加热囊内空气。载死士一名,负重石若干。升空约……约五十丈(约115米),滞留近半个时辰,随风向东南飘移三里有余,其上死士以旗语回报,可见方圆十数里之景物人马,清晰可辨!最后安全降落!”

“五十丈……足够了!”刘禅抚掌,“可见校场周边布置?”

“回报旗语称,可见校场弩靶、远处村落炊烟,甚至……甚至看到了陛下派去观摩的銮驾仪仗!”

“好!大善!”刘禅难得地露出了畅快的笑容,“参与工匠、死士,重赏!即刻起,加紧制作可用之战球,训练操作士卒!开春之前,朕要至少有三具‘飞天球’可随时升空!”

工匠激动地领命而去。

诸葛亮轻摇羽扇,感慨道:“陛下真乃天纵奇才,此等窥天之术,实乃闻所未闻。两军对垒,得此物了望,敌军虚实动静,几无遁形之势。”

刘禅望向北方,目光似乎已穿越宫墙,看到了那片冰雪覆盖的草原:“相父,这不过是开始。我们要让南匈奴人明白,时代已经变了。汉家儿郎,不仅能守土安民,亦能持利剑,御雷霆,乘天风,荡寇擒王!”

他走到案前,提笔在一份关于在扶风郡增设新式马具工坊的奏疏上,批了一个鲜红的“可”字。

窗外,又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覆盖了长安城的朱墙碧瓦,也覆盖了北方辽阔而暗流涌动的疆土。但在这皑皑白雪之下,季汉战争机器的每一个齿轮都在疯狂转动,积蓄着足以融化冰雪、燃烧草原的磅礴力量。

肇元三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也格外漫长。所有人都知道,当春风再次吹过玉门关时,带来的将不是生机,而是一场决定北方未来数十年格局的铁血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