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名为灯塔计划的启明联盟第一期核心伙伴赋能大会,正式召开。
会议的主角不再是林远。
而是王海冰和汪韬,这两位技术统帅。
他们的听众,则是来自d、大江、石头、德施曼等,所有创始成员企业的五百多名核心研发工程师。
“各位,”王海冰站在台上,他那张不苟言笑的脸上,带着强大的技术自信,
“今天,我们不谈战略,只谈落地。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们‘启明联盟’的技术委员会,已经与在座的每一家企业,都进行了至少三轮的深度技术沟通。我们为每一家企业量身定做了一套专属的改造方案。”
他按下了遥控器,屏幕上,出现了d集团的Logo。
“首先是d集团的超级家电计划。”
“我们的目标,是在六个月内,推出全球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基于分布式操作系统的超级智能空调。这台空调将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温控设备。它将成为整个家庭的环境控制中心和边缘计算节点。”
“比如,它可以通过调用石头扫地机器人的激光雷达,实现风随人动的智能送风。当用户离家后,它的红外传感器将自动切换为警戒模式,联动德施曼的智能门锁和家中的摄像头,构成一个完整的家庭安防体系。甚至在夜间,它闲置的启明芯片,还可以加入到我们启明云的分布式计算网络中来,为科学计算贡献算力,并为用户赚取电费补贴。”
紧接着,屏幕上又出现了大江创新的Logo。
这一次站上台的是汪韬。
“接下来,是大江创新的天穹计划。”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空地一体的高精度三维数字世界。我们将把启明oS的微内核版本,与大江的飞控系统进行最底层的融合。同时联合燕山超算中心,为大江提供pb级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AI算力支持。”
“未来大江的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将不仅仅是拍照。它将实时地将采集到的高精度影像,与我们超算中心的卫星地图,进行像素级的比对和融合。从而生成一张精度达到厘米级的,实时动态三维地图。在这个地图之上,我们的工业之心平台,将可以为无人机下达语义化的巡检任务。比如去检查一下,江钢三号高炉顶部的热成像数据是否异常。无人机将不再需要人工飞控,它可以像一个拥有自主意识的雄鹰,自动地规划航线,执行任务并带回结果。最终我们将把成千上万架无人机,采集到的数据,汇集在一起,在我们的超算中心里,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1:1对应的数字孪生城市。”
一个又一个,充满了想象力,却又具备坚实技术可行性的灯塔项目被抛了出来。
在场的所有来工程师们,都听得是如痴如醉,热血沸腾。
他们知道,自己即将参与的将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升级。
而是对未来的重新定义。
就在联盟的核心部队,正在全力攻坚灯塔项目的同时。
一场更大范围的生态扩张,也已在全国范围内,悄然拉开序幕。
由李俊峰带领一支规模庞大的布道者团队,开始了他们的长征。
他们的足迹从深圳的南山,到成都的天府;从杭州的滨江,到合肥的高新……所有中国最活跃的创新高地。
他们的目标不是那些早已形成生态壁垒的巨头。
而是那些数量庞大,充满了创新活力,却又在巨头夹缝中,艰难求生的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
李俊峰的路演,没有林远那么宏大,却更加的接地气,也更具杀伤力。
他只向这些中小企业主,反复地强调三件事。
“第一,我们帮大家降成本!加入我们启明,你不再需要养一个庞大的嵌入式开发团队。你只需要一个懂Java或python的普通程序员,就可以用我们提供的低代码工具,在几天之内开发出一款,媲美大厂的智能产品。我们的芯片、模组、云服务,都将以成本价向所有盟友敞开供应!”
“第二,我们给大家给订单!加入我们启明,你将自动进入我们联盟的集采名录。你的产品将有机会,直接卖给d、大江、江钢……这些你过去连门都摸不到的行业巨头。我们将用自己人的订单,来扶持我们自己人的创新。”
“第三,我们带大家共富裕!加入我们启明,你将不仅仅是一个供应商。你将成为我们生态的共建者。你的每一次技术贡献,你的每一次市场突破,都将被量化为EcV积分。你将有机会和我们这些巨头一样平等地分享百亿基金最终分红。”
降成本、给订单、共富裕。
这三板斧,刀刀都砍在了所有中小企业主内心最渴望,也最柔软的地方。
一时间响应者云集。
短短一个月内。
申请加入启明联盟的中小企业就突破了五百家。
从智能穿戴到智慧农业,从共享出行到机器人教育……覆盖了几乎所有物联网的细分赛道。
一张由核心巨头为骨架,由中小企业为血肉的庞大产业生态网,正在疯狂地扩张着。
这天深夜,林远接到了孟彦,从硅谷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孟彦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凝重。
“老板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