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石教授的考验(2 / 2)

但他们从未见过,任何一款芯片,能以零故障、零重启的完美姿态通过这个些测试。

这……这已经不是军工级了,这简直是航天级的性能。

石清浅,更是激动得用手紧紧地捂住了自己的嘴。

林远和他的团队,真的创造了一个奇迹。

然而,就在王海冰和张明忍不住想要欢呼时。

石坚却突然冷冷地开口了。

“常规测试,只能证明你们的防护够不够硬。”

他的声音,依旧是那副冰冷不带一丝感情的语调。

“但是,我更关心的是你们的核心,到底是不是我们自己的。”

他缓缓地站起身,走到了另一台独立的物理隔离操作台前。

他的目光扫过林远。

“源代码级自主可控安全审查!”

来了!

林远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他知道真正的大考,现在才刚刚开始。

“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石坚的声音,不容置疑,

“你们需要向我们开放天璇-E指令集的全部底层源代码,并由我们进行逐行、逐字的编译和审查!”

“同时,”他指向旁边一台,被金属外壳完全密封的服务器,

“你们需要将你们的编译器、汇编器、链接器等全套开发工具链安装到我们这台,安全编译服务器上。”

“我们将用你们的工具,和我们自己的工具,对你们的源代码,进行交叉编译。”

“然后比对两次编译生成的二进制机器码,是否100%完全一致!”

这个测试,不仅要审查源代码。更要审查,用来编译器是不是也完全属于自研。

因为在芯片领域,最可怕的后门往往不是藏在源代码里。

而是藏在,你看不到的编译器里。

它可以在编译的过程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植入一段很难察觉的恶意代码。

这就是所谓的编译器后门,也是美国中情局最擅长使用的网络武器。

“没问题。”

林远点了点头,他冲着王海冰使了个眼色。

王海冰立刻,将一个同样经过加密的U盘递给了石坚。

U盘里装着的,正是他们这三个月来的心血,天璇E的全部源代码。

还有李振声教授亲自操刀,基于开源的G和LLV,进行深度魔改和加固的国产编译器。

石坚接过U盘,没有说话,只是转身将其插入到了那台安全编译服务器上。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对于林远等人来说才是真正的煎熬。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石坚和他的专家团队,在那台服务器上进行着各种复杂的操作。

编译、反汇编、二进制比对、逻辑分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控制中心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终于,在黄昏时分。

石坚缓缓地从那台服务器前站了起来。

他那张如同万年冰山般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复杂的神色。

有震惊,有疑惑,但更多的,却是一种释然。

他缓缓地走到了林远的面前。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源代码,干净得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多余的指令,没有任何可疑的逻辑。”

“编译器,虽然是基于G和LLV,但你们在最核心的代码生成和优化环节,进行了彻底的重写。我用我们自己开发的逆向工具,进行了反复的渗透测试,没有发现任何可以被植入后门的漏洞。”

“特别是,”他的目光变得无比灼热,“你们那个dpU的设计,简直是天才。”

“将所有核心涉密的指令,都放到一个物理隔离的硬件保险箱里去执行。这……这从根本上,杜绝了来自软件层面的攻击可能。”

“这套架构,”他看着林远,一字一句地,给出了最终的评价,“在自主可控的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我们军方现有的所有体系。”

“它合格了!”

这个认可的评价,在林远、王海冰、张明看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他们成功了!

他们终于用无可辩驳的技术实力,征服了眼前这位固执权威的守门人。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大局已定时。

石坚却又缓缓地摇了摇头。

“但是,”他的话锋一转,“光有技术上的合格还不够。”

“什么?”王海冰愣住了。

“我还有一个,最后的问题。”石坚的目光,再次变得锐利起来,“你们的供应链是安全的吗?”

“你们用来制造这枚芯片的,所有材料、所有设备、所有软件,你们能保证它们都是100%干净的吗?”

“比如,”他看着林远,一字一句地问道,“你们用的那款纳米导电聚合物,它的核心原材料据我所知,目前还只有一家美国公司能够生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