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新的问题(1 / 2)

林远在“启明一号”成功的狂喜中,度过了整整三天。

这三天里,他享受了自履新以来最纯粹的荣光。

省委的嘉奖令、下属们狂热的崇拜、以及郑宏图书记那毫不掩饰的赞许,都让他有一种如在云端的酣畅淋漓之感。

连日来积压在心头的那块巨石,似乎也变轻了许多。

他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也许萧若冰并没有那么可怕?

也许她真的只是出于某种旧情,或者单纯的商业投资考量才出手相助?

毕竟自香港一别,已经过去了三周。

这三周里,那个让他“怵”的女人,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一个电话,没有一封邮件,沉默得让人心慌。

但这种心慌,随着“启明一号”的成功,正逐渐被一种日渐增长的自信所取代。

林远开始相信,只要“启明一号”能够成功量产,实现商业上的巨大成功,那么“江南之芯”就拥有了真正的造血能力。

届时他手里就有了足够的底牌,不用再担心被人掣肘,也有了跟敌人谈判的筹码。

他要用市场上的胜利,来换取谈判桌上的尊严。

怀揣着这份自信,林远亲自带着那枚承载了无数希望的“启明一号”,走进了省委书记郑宏图的办公室。

他准备进行一次正式的成果汇报,并提出下一步全面量产的战略规划。

郑宏图的办公室里难得地没有其他客人,显然是为了等待林远的到来。

这位省委的三号人物亲自为林远泡了一杯自己珍藏的大红袍,袅袅的茶香中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意味。

“坐吧,小林。”郑书记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你这次,可是给我们江南省,给国家都立下了一件天大的功劳啊!”

林远连忙谦虚道:“都是书记您和省委领导们支持的结果,我只是做了些分内的工作。”

他将那个黑色的防静电方盒,小心翼翼地放在了郑书记的办公桌上。

“郑书记,这就是我们的‘启明一号’。目前所有测试数据都已经出来了,性能稳定完全达到了量产标准。我这次来就是想向您和省委申请,启动‘启明一号’的全面量产计划。我们预计,第一批量产规模在五十万片,主要的目标市场是……”

“民用消费级电子市场,对吗?”

还没等林远说完,郑宏图就微笑着打断了他,一语道破了他心中所想。

“是的。”林远点了点头,有些兴奋地说道:“我们分析过目前国内的智能家电、物联网设备、车载娱乐系统等领域,对中低端制程的芯片需求量极大,但市场长期被国外几家厂商垄断。‘启明一号’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这一块的市场需求,而且我们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一旦我们大规模铺开,我有信心在一年之内,抢占至少百分之三十的国内市场份额!届时,‘江南之芯’将彻底摆脱输血,实现盈利!”

林远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市场的憧憬与自信。

然而,听完他这番慷慨激昂的商业蓝图,郑宏图书记却并没有露出预想中的赞许,反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他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地吹着浮在水面上的茶叶,眼神变得深邃而又复杂。

办公室里的气氛,在这一瞬间变得有些凝重。

林远心中的那份兴奋,也渐渐冷却了下来,郑宏图的反应让他隐隐感觉有些不安。

他敏锐地感觉到,事情似乎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小林啊,”良久之后,郑宏图才缓缓地放下茶杯,用一种极其严肃的眼神看着他,

“你觉得,我们当初费那么大的力气,顶着那么大的压力成立‘数产办’,搞这个‘江南之芯’计划,就是为了去跟那些国外厂商,抢机顶盒、抢智能音箱的市场吗?”

这句话如同一盆冰水,从林远的头顶浇下。

林远愣住了。

“那……那是为了什么?”他下意识地问道。

郑宏图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站起身,走到了办公室墙上那幅巨大的全国地图前。

他伸出手在地图上,从东北的冰城一路划到南海的岛礁,画出了一条贯穿了中国整个国防与工业命脉的弧线。

“小林,你告诉我,这条线上都有什么?”

林远顺着他的手指看去。

那是共和国的重工业基地、航空航天发射中心、战略导弹部队的阵地、海军舰队的母港、以及无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能源与交通枢纽。

林远的大脑,在这一刻飞速运转。一个模糊却又让他心惊肉跳的念头,开始浮现出来。

郑宏图转过身,声音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你的‘启明一号’,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它的目标客户,就从来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它的战场,也从来不是中关村的电子卖场。”

郑书记伸出两根手指,一字一句地说道:

“你的客户,只有两个。”

“第一,是军工。”

“第二,是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经济命脉的核心工业。”

“你的战场也只有一个领域,对国外芯片进行全面彻底的国产化替代!”

经过短暂的停顿,林远瞬间就懂了。

为什么郑书记会力排众议,给予他如此大的权力?

“江南之芯”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项目。

“我……我明白了。”林远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干涩地说道。

“不,你还不明白。”郑宏图摇了摇头,眼神变得愈发锐利,“你只看到了任务的宏大,却没有看到这背后的凶险。”

他重新坐回沙发上,示意林远也坐下。

“小林,你以为从实验室里造出芯片,就等于成功了吗?我告诉你,那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从‘实验室’到‘屠宰场’,中间还有一条很长、很血腥的路要走。这条路,叫做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