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我们了解到,您的研究因为经费问题已经停滞了两年。而您的儿子,似乎也因为经济原因,放弃了喜爱的音乐专业,转而去学他并不感兴趣的会计?”
索科洛夫的身体微微僵硬了一下,家庭的压力,是他内心深处最大的痛楚。对方显然做了极其深入的背景调查。
周正阳继续用充满诱惑力的声音说道。
“在我们中国,有一家由爱国商人资助的‘皎兰科技基金会’,他们愿意投入巨资,支持真正有价值的前沿探索。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前往中国,主持这个‘前沿动力实验室’。”
他指着那份待遇清单。
“我们将为您提供相当于您目前收入二十倍以上的年薪,配备最顶尖的科研团队和计算资源,您将拥有完全自主的研究方向决定权。同时,您的家人将获得永久居留权,您的儿子可以重新追求他的音乐梦想,我们基金会将承担他所有的教育费用,直至他成为杰出的音乐家。”
每一个条件,都像一记重锤,敲打在索科洛夫的心防上。
金钱,他或许可以抵挡。
但完全自主的研究权,意味着他可以不再受官僚体制的束缚,尽情挥洒他的才华。
而对儿子未来的承诺,则直接击中了他作为父亲最柔软的部分。
他看着那份规划草案,上面描绘的实验室蓝图和设备清单,正是他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
他的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手指微微颤抖。
“你们……说的是真的?不是为了骗走我的知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渴望和颤抖。
“我们可以签署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合同。”周正阳斩钉截铁,“所有的承诺,白纸黑字。并且,我们可以预先支付您第一年的薪水和安家费。”
他从内袋里掏出一个信封,推到索科洛夫面前。
索科洛夫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瑞士银行的汇票,金额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这足够他全家舒舒服服地生活很多年,也足够儿子去世界上任何一所顶尖音乐学院深造。
房间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只有墙上老式挂钟滴答作响。
索科洛夫的目光,从那份诱人的合同,移到那张代表着实惠的汇票,再扫过满屋代表着他理想与失落的草稿纸,最后,停留在书桌上那张儿子抱着旧手风琴的照片上。
理想与现实,家国与家庭,忠诚与出路……种种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激烈交战。
终于,他长长地、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般,吐出了一口气。
他拿起笔,在那份意向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需要时间安排。设计局那边,还有一些手续……”
“没有问题。”周正阳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我们会安排好一切。包括您和家人的出境手续,以及安全的离开路线。您只需要配合我们,其他的,交给我们。”
当周正阳和李文再次坐回那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驶入莫斯科沉沉的夜色中时,他知道,“北极星”计划在争夺人才的战场上,打响了漂亮的第一枪。
这不仅仅是挖来一个顶尖专家。
更是撬动了一个关键的技术领域,为国家未来的航空航天事业,埋下了一颗可能改变格局的种子。
而在图波列夫设计局,以及其他类似的科研重镇,类似的接触和谈判,正在不同的层面,悄无声息地展开着。
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在这片即将倾覆的帝国大厦下,激烈地进行着。
诛皎布下的网,正在收获远超黄金价值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