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仿佛只是转眼之间,便已是一九八五年的初春。
皎兰集团这艘商业巨轮在诛皎的掌舵下,乘风破浪,各个板块业务齐头并进,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
然而,在繁忙的商业扩张与国家布局之外,诛皎内心深处,对于家族血脉与事业的传承,看得同样重要。
这一日,傍晚时分,诛皎难得没有应酬,早早回到了位于北京后海附近的那座静谧雅致的四合院家中。
夕阳的余晖透过雕花窗棂,在铺着青砖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院子里,传来孩童稚嫩而清晰的诵读声。
诛皎放轻脚步,循声走去,只见在院中海棠树下,刚满两周岁不久的孙子诛怀言,正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新华字典》,像模像样地指着上面的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虽然奶声奶气,发音却异常准确。
“人,口,手,足,山,水,田,地……”
陈兰兰坐在一旁的藤椅上,手里做着针线活,满脸慈爱地看着小孙子,时不时温柔地纠正一下他的发音。
看到诛皎回来,陈兰兰笑着抬头,轻声道。
“回来了?你看怀言这孩子,坐得住,就喜欢翻这本字典,跟着广播学认字,这都认了好几十个了,记性特别好。”
诛皎没有作声,只是静静地站在廊下观察。
他发现,诛怀言并非漫无目的地乱翻,他的小手指在字与字之间移动,眼神专注,嘴里还喃喃地重复着字的读音和形状,似乎在努力理解和记忆它们之间的联系。
更让诛皎感到惊异的是,当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翩然飞过,吸引了陈兰兰的注意时,诛怀言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又很快低下头,继续沉浸在他的“文字世界”里,这份专注力,远远超出了普通两岁孩童的水平。
诛皎心中微微一动。
他走上前,温和地唤道。
“怀言。”
小怀言抬起头,看到爷爷,立刻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放下字典,迈着小短腿扑过来。
“爷爷!”
诛皎弯腰将孙子抱起来,掂了掂,感觉小家伙又沉实了些。
他抱着诛怀言走到石桌旁坐下,随手拿起桌上果盘里的几个核桃。
“怀言,告诉爷爷,这里有几个核桃?”
诛怀言眨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伸出小手指,一个一个点过去。
“一,二,三,四,五。爷爷,有五个。”
“如果爷爷吃掉一个,还有几个?”诛皎拿起一个核桃,握在手心。
诛怀言几乎没有思考,立刻回答。
“还有四个!”
“那如果奶奶再给怀言两个呢?”
“那就是……六个!”小怀言掰着自己的手指,很快得出了答案。
诛皎与陈兰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简单的加减法对于两岁多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但诛怀言却反应迅速,逻辑清晰。
诛皎放下核桃,又随手在石桌上用茶水画了几个简单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怀言,能告诉爷爷,这些分别是什么形状吗?”
诛怀言歪着小脑袋看了看,指着图形一一说道。
“这个是三角,像小山。这个是方方的,像桌子。这个是圆圆的,像爷爷的怀表。”
他的比喻虽然稚嫩,但却抓住了图形的核心特征。
诛皎心中的那个念头愈发清晰。
这孩子,继承了他父亲诛华沉稳的性格,更在记忆力和逻辑思维方面,展现出了超越常人的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