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的战事,如同一声惊雷,震动了神州大地。
虽然远在北方内陆的百家镇似乎感受不到前线的硝烟,但广播里日渐凝重的报道,报纸上不断增加的英烈名单,以及镇上偶尔出现的、臂缠黑纱的军属,无不提醒着人们,一场保家卫国的战斗正在祖国的南大门激烈进行。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同仇敌忾的悲壮与关切。
诛皎坐在办公室里,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战况通报,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
他知道,这场战争对于国家意味着什么,对于那些浴血奋战的年轻将士们又意味着什么。
他不能亲赴前线,但他必须做点什么。
不仅仅是出于一个“爱国企业家”的责任,更源于内心深处那份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守护之念。
他立刻行动起来,但方式却极其隐秘。
首先,他召来了诛华。
“华儿,立刻以公司的名义,但不要大张旗鼓,秘密调集一批我们最好的压缩饼干、肉罐头和维生素补充剂,要保证质量和营养。数量……先按一个整编团官兵半个月的配给准备。”诛皎语气急促而果断。
诛华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父亲的意图,没有丝毫犹豫:“是,爸!我马上安排,用最快速度备货,包装上去掉所有公司标识。”
“嗯,另外,”诛皎沉吟道,“以支援前线后勤的名义,向县里和地区申请一批紧俏药品的采购指标,主要是止血粉、消炎药和镇痛剂。钱,公司出。”
“明白!”诛华重重点头,立刻转身去办。
与此同时,诛皎通过一条极其隐秘的单线联系渠道,给远在特区的“兴华科技”项目组下达了一道特殊的指令。
指令要求,将实验室里基于诛兴之前“自适应滤波”技术改进而来的、几台处于原型机阶段的便携式野战通讯设备,进行紧急的最后调试和加固处理。
这些原型机,原本是为未来民用市场准备的,其抗干扰能力和信号清晰度远超当时部队普遍装备的同类产品。
诛皎要求,去除所有可能与“兴华科技”相关的标记和技术特征,将其伪装成看似普通的、性能优异的“进口”通讯设备。
几天后,一切准备就绪。
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几辆覆盖着厚重帆布的卡车,悄无声息地驶入了百家实业一个偏僻的仓库区。
车上装载着的,是精心打包、没有任何标识的食品、药品,以及那几箱经过特殊处理的通讯原型机。
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也没有任何送行的人群。
诛皎亲自到场,他看着工人们将最后一批物资搬上一辆挂着军牌、但没有任何部队番号标识的封闭式货运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