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处里准备一份与法方谈判的重要背景材料,时间紧,任务重。
诛玥主动请缨,承担了部分章节的撰写和翻译工作。
她不仅准确翻译了法文资料,还结合自己平时对国际经贸规则和法国商业文化的了解,在材料中加入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分析建议,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材料呈送上去后,得到了司里领导的好评。
王处长特意把她叫到办公室,表扬道:“小诛,不错!基础扎实,肯动脑筋,是块好材料。继续保持!”
得到领导的肯定,诛玥工作起来更有干劲了。
她深知,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天,都是在为国家创造价值,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积累宝贵的经验和人脉。
她知道,父亲虽然从未明说,但对她寄予厚望。
她绝不能给父亲丢脸,更不能辜负这个时代赋予的机遇。
周末,她偶尔会和同样留在北京工作、已经确定关系的张宏远见面。
张宏远进入了国家计委下属的一个研究机构,两人都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青春和智慧。
他们会交流各自工作中的见闻和思考,讨论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两颗年轻而充满抱负的心,靠得更近了。
“小玥,你们部里接触的都是最新的国际经贸动态,这对我们研究宏观经济很有启发。”张宏远说道。
“你们计委把握着国家发展的大方向,我也要多向你学习才行。”诛玥笑着回应。
他们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诛皎虽然远在百家镇,但通过信件和偶尔的电话,始终关注着女儿在北京的情况。
得知女儿在外贸部工作顺利,初步站稳了脚跟,他心中大定。
在给女儿的回信中,他写道:“……立足本职,兢兢业业,乃立身之本。然眼界需宽,格局需大。身处中枢,当思基层之艰;手握资源,勿忘家国之需。望你勤学多思,厚积薄发,将来必有大用。”
父亲的教诲,如同明灯,照亮了诛玥前行的道路。
她明白,父亲不仅仅是希望她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更希望她能够真正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才,能够在未来更大的舞台上,发挥关键作用。
她将父亲的嘱托默默记在心里,工作的劲头更足了。
她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工作便利,关注国际电子产业、先进制造技术的贸易动态和信息,虽然这些暂时与她的本职工作关系不大,但她知道,这与父亲正在特区全力推动的“兴华科技”,与她那个天才弟弟诛兴未来的方向,息息相关。
她仿佛已经看到,一条连接着国家部委、特区企业、海外市场与尖端科技的隐形纽带,正在自己手中,悄然编织。
诛玥的毕业入职,如同在诛皎精心布局的棋盘上,落下了一颗位置绝佳、影响深远的棋子。
这条通往国家外贸核心的路径,将为家族未来的事业,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